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何烈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何烈山(希伯來語:הַר חֹרֵב Har Ḥōrēḇ,古希臘語:Χωρήβ, Chōrēb,拉丁語:Horeb,英語:Mount Horeb),《思高譯本》譯為曷勒布[1],是《舊約》記載的一個山峰,臨近米甸。在這座山上,上帝首次顯現在摩西面前,要求他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同時也是上帝給與十誡的地方。在〈出埃及記〉與〈列王記〉中,這座山也被稱為伊羅興之山(希伯來語:הַר הָאֱלֹהִים,英語:Mountain of Elohim),猶太人也稱它為雅威之山(Mountain of YHWH)、耶和華之山,基督徒稱為上帝之山,天主之山。
在舊約的其他段落中,何烈山與西乃山被當成相同的山峰。新教神學家約翰·加爾文主張這是同一座山的不同名字,之後這個說法成為基督教世界的主流。但也有學者抱持不同看法,阿伯拉罕·伊本·埃茲拉曾說這是一座有兩個山頭的山脈,一個山峰為西乃山,另一個山峰為何烈山。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建造的聖凱薩琳修道院,臨近的埃及西奈山,以及柳峰(Willow Peak),符合這個說法。因此何烈山可能即是柳峰的古名。但也有學者主張何烈山在不同地區的理論。
Remove ads
名稱
聖經段落
何烈山首次出現在〈出埃及記〉第3章,在摩西在米甸牧羊時,上帝在何烈山以燃燒的荊棘向他顯現[2]。
第17章,以色列人在利非訂紮營時缺水。經由上帝的命令,摩西越過河流,用手杖擊打何烈的磐石,在此出現泉水[3]。
第33章,在摩西上西乃山,向上帝取得十誡時,在山下的以色列人跟亞倫造了金牛犢來崇拜,引發上帝不滿。經摩西吩咐,在何烈山居住時,以色列人去除了妝飾,以表示懺悔[4]。
在《申命記》中,上帝頒布十誡的地方,由西乃山被取代為何烈山。主要使用何烈山的名稱,而不使用西乃山。〈詩篇〉106 引用了以色列人在何烈山造金牛犢的故事[5]。〈瑪拉基書〉以何烈山作為上帝立十誡的地方[6]。〈列王記〉中,以利亞曾經逃難到何烈山的山洞[7]。〈歷代記〉在提到約櫃時,說明上帝降下十誡的地方為何烈山[8]。
根據底本學說,使用何烈山這名稱的主要是伊羅興文獻與申命記文獻,這個傳統稱呼上帝為伊羅興。而來自猶大地區的耶和華文獻與祭司文獻,主要使用西乃山的名稱。這也是底本學說成立的重要證據之一。
註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