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何良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何良俊(1506年—1573年),字元朗,號柘湖直隸松江府華亭縣人,竈籍,明朝作家、戲曲家。

生平

生於正德元年(1506年)[1]。與弟何良傅皆有俊才之名氣[2]。嘉靖十一年(1532年)歲貢國子監[3],因用功過度,又屢試不中,四十歲左右患精神疾病,「稍不當意,輒大肆詬詈」[4],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以蔡羽之先例,薦授南京翰林院孔目[5],不久棄官返鄉,時值倭寇侵擾,移居蘇州,與張之象文徵明等人友好。與弟何良傅並稱「二陸」。後隱居著述,萬曆元年(1573年)卒[6]。著有《何氏語林》三十卷[7]、《四友齋叢說》三十八卷、《何翰林集》二十八卷[8]、《書畫銘心錄》一卷等。由何良俊的好友、文壇領袖王世貞集《世說新語》、《何氏語林》二書精華編成的《世說新語補》二十卷,風行海內外,帶動了一大波「世說體」仿作潮。四庫館臣稱《世說新語補》版本眾多,「梨棗不啻數十易」,是合乎實際的說法。《世說新語補》在朝鮮、日本受追捧程度還超過中國國內,有大量的新版本問世,這些也可以視為《何氏語林》另一方式的影響。

Remove ads

註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