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余文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余文𪹓(左火右晉)(16世紀—17世紀),號太朴四川重慶府長壽縣[1]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生平

余文𪹓是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的舉人[2],四十七年(1619年)成進士[3],獲授江都知縣,公正判決案件,然而為人坦恕不嚴苛,每晚為民事通宵端坐[4]天啟五年(1625年)行取福建道監察御史[5],轉任湖廣道御史[6],疏陳貴州軍事,請求削葉向高籍遭罷歸;崇禎初年恢復原職,但在四年(1631年)監考武會試不力被削籍[7],又和馬思理高倬因事下大理寺,得陳于廷抗疏救回。

後來余文𪹓得起用為南京大理寺,歷任左少卿、大理卿後回鄉;永曆三年二月(1649年)他前往肇慶謁見永曆帝,擢官太子少保右都御史,和宗室朱盛濃審問永曆朝五虎(袁彭年劉湘客金堡丁時魁蒙正發),再調左都御史署都察院,很快投降清朝[1]

家族

曾祖余鍾,教授,封鄉賓。祖父余龍,訓導,封戶部員外郎。父余能繼,知縣,入名宦。

引用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