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佛爺河石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佛爺河石窟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唐。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佛爺河石窟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草池鄉活水溝村一組,高3.7米,寬3.97米的一塊黃砂岩巨石上。坐西向東,共有龕窟8個,造像32尊,題記1幅,均彩繪。龕窟形式有單層方形龕、單層圓形龕、雙層圓形龕、外方內屋形龕四種。最大龕高1.2米,寬1.3米,深0.75米,最小龕高0.32米,寬0.22米,深0.05米。造像題材有佛、弟子、菩薩、阿修羅、天龍八部等。造像的組合形式有單尊式、二尊式、三尊式、五尊式和多尊式。從左至右、從上至下編號,最大第6號龕為圓形雙層龕,龕後壁雕一菩提樹,枝葉伸至龕頂。龕內有造像17尊,由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一阿修羅及天龍八部組合。佛位於龕窟中央,頭後有圓形頭光,頭飾肉髻,面型方圓,大耳,頸飾三道紋,身穿袒右式佛衣,雙足踏仰蓮台,善跏趺端坐方座上,兩旁有眾弟子、菩薩及天龍八部圍繞,龕口二力士把門。2號單層方形龕內有造像2尊,一尊為阿修羅像,一尊為伴像,阿修羅三頭六臂,上兩手托舉目月,中二手左手持物不明右手持矢,裸上身,下著三叉裙,伴像裸上身,下著裙,均赤足立於龕底。3號單層圓形龕內有單尊阿修羅像,其形狀同2號龕中阿修羅像。該石窟系唐代開鑿,既有北方和中原石窟的相同之處,但又有著自身的風格和特徵。龕窟構圖巧妙,形制和裝飾富於變化[1][2]。
Remove ads
註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