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依賴型人格障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依賴型人格障礙(英語: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縮寫為DPD),舊稱無力型人格障礙,是以心理上的過分依賴他人為特徵的一種人格障礙。這種人格障礙的狀況是長期存在的(慢性的)。罹患依賴型人格障礙的人會依賴於他人以滿足自己情感需求和生理需求,只有少數的人可以達到正常的獨立水準。
「依賴性人格」和「依賴型人格障礙」的區別是有幾分主觀色彩的,這也使對其的診斷需要對文化影響因素(比如性別角色期望)十分敏感。
2012年的一個研究發現2/3的依賴型人格障礙患者的病因為遺傳因素而1/3的患者則源於環境因素。[1]
Remove ads
流行病學
在總人口中,依賴型人格障礙的發病率為0.5%。其中主要發生在女性人群中。[2]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IV-TR)中收錄了依賴型人格障礙的診斷標準。它提出的特點是一種普遍的、過分的想要被照料的需求而導致了順從和依從於他人並害怕分離的心理狀態。並且在成年早期開始發生,存在於多種社會背景下。[3]
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第10版(ICD-10)將依賴型人格障礙列為第F60.7條:依賴型人格障礙:[4]
需要具備以下列出的至少三條特性:
- 鼓勵或是允許別人為自己人生中絕大多數的重要事件做決定;
- 相比所依賴的人的需要,將自己的需要置於次要的位置,並且過分地順從於所依賴人的意願;
- 甚至不願意向自己所依賴的人提出合理的要求;
- 因為害怕沒有能力照顧好自己,獨處時會覺得不自在或無助;
- 被先占觀念困擾:害怕被親密關係中的他人拋棄,或是被獨自留下需要照顧自己;
- 在沒有他人極多的建議和保證的情況下,沒有足夠的能力做日常決定。
伴隨的特徵還包括感知到自己無助,無能並且缺乏毅力。
包括:虛弱、自卑、消極、自我挫敗型人格(障礙)
ICD-10對特殊性人格障礙的診斷要求同樣也滿足一般性人格障礙的標準。
心理學家希歐多爾·米隆為依賴型人格障礙鑑定了五種亞型。[5][6] 一些依賴者可能不會表現出或者表現出以下一種類型:
Remove ads
以下的症狀(障礙)通常與依賴型人格障礙合併存在(共病):[7]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