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俄羅斯科學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俄羅斯科學院
Remove ads

俄羅斯科學院(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 акаде́мия нау́к,俄文縮寫PAH)是俄羅斯的國家學術機構。是一個公共且非營利組織,也是世界上重要研究機構之一。1724年由彼得一世建立,稱彼得堡科學院。十月革命後改名蘇聯科學院,1934年遷至現今的總部,位於莫斯科蘇聯解體後改回原名至今。

快速預覽 俄羅斯科學院, 成立時間 ...
Thumb
俄羅斯科學院位於莫斯科的總部
Thumb
位於聖彼得堡的原始總部,現為藝術間

截至2024年11月2日,俄羅斯科學院共有802名院士、1071名通訊院士和713名俄羅斯科學院教授(其中的163名俄羅斯科學院教授兼有通訊院士身份、16名俄羅斯科學院教授兼有院士身份)。

Remove ads

歷史

彼得堡科學院是彼得大帝遊歷西歐及其高等教育中心後獲得的靈感的結晶,也是他與哲學家數學家和外交官戈特弗里德·萊布尼茨通信的開始[2][3]。彼得大帝的西歐之旅使他接觸啟蒙時期的新發明和新思想。彼得大帝希望透過學術體系的現代化來促進俄羅斯的教育和科學發展,就像他在西歐所看到的那樣,萊布尼茨被這種願望所吸引,儘管在彼得大帝第一次歐洲之行期間,萊布尼茨未能與彼得大帝會面。不過,萊布尼茲確實開始與彼得大帝的顧問通信,討論了實現俄羅斯西化的不同計劃。萊布尼茨建議進行教育改革,劃分學校、大學和學院,並創建新的學院和學校。此外,萊布尼茲也建議建立一個由頂尖外國學者組成的藝術與科學學院。

根據萊布尼茨的建議,彼得大帝在他去世前一年,即1724年1月創立了彼得堡科學院,1724年2月8日參議院法令頒布學院的成立,仿照巴黎科學院柏林科學院的集中式架構。這些模範機構造就了一個由哲學家組成的受過良好教育的社會,這正是彼得大帝希望俄羅斯實現的[4]。尤其是柏林科學院,它是由萊布尼茨創立的,這充分體現了萊布尼茨對彼得堡科學院創建的影響。巴黎科學院由國王直接管理,這促使彼得大帝任命自己為彼得堡科學院最高院長,儘管科學院可以設立院長一職[4][5]

Remove ads

學院相關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Remove ads

榮譽

參考文獻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content...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