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保羅一世 (俄羅斯)
俄羅斯皇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保羅一世·彼得羅維奇(俄語:Па́вел I Петро́вич,羅馬化:Pavel I Petrovich;1754年10月1日—1801年3月23日,或譯帕維爾一世)是俄羅斯帝國皇帝,1796年至1801年間在位。他42歲登基,僅在位5年。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4年6月30日) |
Remove ads
童年
保羅一世的父親是彼得三世,母親是葉卡捷琳娜二世。有傳聞稱其為1752年9月-1755年春成為葉卡捷琳娜情夫的俄羅斯族禁衛軍長官謝爾蓋·薩爾特科夫的兒子[1],但保羅無論長相還是性格簡直都是其父彼得三世的翻版。
統治
保羅一世即位後廢除了很多舊有的政策,又自訂新的,加強了獨裁,以維持專制權力為目標。為了鞏固政權,登基時就宣佈修改王位繼承法,為「長子繼承法」。這解決了羅曼諾夫王朝家族一直存在著家族傳位的問題。又修改了農奴的制度,農奴每週只需為地主工作三天,天真的想減輕農奴的壓力。保羅一世對軍事極感興趣,自小就在皇宮內製作屬於自己的軍事模型,他崇尚普魯士嚴格的軍事制度,通令俄軍一律改著普魯士服飾的軍裝。
保羅一世在俄國歷史上是一位謎樣的沙皇,他被認為有精神疾病,自認是救世主的化身,希望重新統一天主教和東正教,並為此在聖彼得堡建設了與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相似的喀山大教堂。
保羅·彼得羅維奇對法國大革命表現了極度的恐懼。1798年參加反法同盟,派遣蘇沃洛夫遠征瑞士和義大利。當拿破崙登台之後,又對拿破崙表示信服,企圖與英國斷交,遭到與英國有往來的貴族、商人的反對。
逝世
保羅一世一直夢想著屬於自己的城堡,不計代價要求工人日以繼夜的趕工建造。但他殘暴的統治和反覆無常極為矛盾的外交政策與作為,引起貴族和軍隊的仇視與暗中取笑。
1801年3月23日晚上,一群被解職的軍官在新落成的米哈伊洛夫宮裡謀殺了保羅。暗殺者包括在俄羅斯服役的漢諾威將軍本尼格森和喬治亞人亞什維爾將軍。他們一起吃飯後喝得滿臉通紅,之後衝進保羅的臥室,發現皇帝躲在角落裡的一些窗簾後面[2]。陰謀者把他拉了出來,強迫他坐到桌子上,並試圖迫使他簽署退位書。保羅試圖抵抗,尼古拉·祖博夫用劍襲擊了他,隨後刺客勒住他的脖子並踐踏他,將他殺死。俄羅斯王位繼承人,保羅的23歲的兒子亞歷山大,在保羅被殺時實際上正在宮殿裡;他同意推翻保羅,但沒想到這會用暗殺的方式來實現[3]。祖博夫宣布他成為繼承人,並告誡道:「是長大成人的時候了!去統治吧!」 亞歷山大一世沒有懲罰刺客,宮廷醫生詹姆士懷利宣布中風為保羅的官方死因。
後世評價
俄國名詩人普希金稱保羅一世為俄國最浪漫的皇帝;英國人稱他為哈姆雷特;拿破崙稱之為唐吉訶德。「瘋君」保羅短暫在位的五年,是俄國歷史的短暫脫軌,也等於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鬧劇。俄國特有的矛盾民族性,在他身上展露無疑。世人評價保羅一世為瘋顛卻又慈善的謎樣帝王。
2003年《哭泣的沙皇》(Poor, Poor Pavel)是以真實歷史事件為基礎拍攝的電影,描述沙皇保羅一世的真實與幽默,最後遭到宮廷親信的陰謀與謀殺;是部關於忠誠與背叛的電影,天才與狂人的絕響。
家庭
保羅先後娶過兩位妻子。1773年,保羅與黑森-達姆施塔特伯爵路德維希九世的女兒威廉明妮結婚,但其於1776年死於難產,兩人之間並無子女。
1776年10月7日,保羅一世再娶第二位皇后是符騰堡公國女公爵索非亞·多蘿西婭·奧古斯塔·路易莎(瑪麗亞·費奧多蘿芙娜),兩人有10個孩子,其中4個是兒子,包括後來的亞歷山大一世和尼古拉一世。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