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保赤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保赤宫map
Remove ads

陳氏宗祠,或稱「陳姓宗廟」,是位於新加坡的一座華人廟宇。[1] 它位於馬吉南路,屬於新加坡中央商業區新加坡河規劃區。此廟建於1876年至1878年間,作為同姓氏「陳」的華人族群的宗祠,基於中國人「同姓同宗」的觀念而設立,認為同姓氏者有共同祖先,因此屬於同一個宗族。廟中同時供奉開漳聖王,即中國漳州市的守護神與開城者。

快速預覽 陳氏宗祠, 基本信息 ...

此廟亦稱為「陳生浩」或「保赤宮」(亦寫作「保赤宮」、「保赤堂」等變體),[2] 名稱意為「保護孩童之宮」,反映其早年曾為處理民事糾紛及協助華人新移民的機構。[1]

Remove ads

歷史

Thumb
彎曲的屋脊飾有華麗的陶瓷鳳凰花卉中國龍

該廟首任會長為 Tan Kim Tian。一份日期為1880年7月28日的契約書中記載的廟宇受託人包括:Tan Cheng Kiat, Tan Chew Cha, Tan Siak Kiew, Tan Mah Arang, Tan Hai Tiew and Tan Sim Boh。[3]

Thumb
廟宇一側原設有男童學校「保赤學校」,成立於1889年,1949年停辦。

此廟於1974年11月19日被列為新加坡國家古蹟[1]

功能

此廟建為「陳氏」家族的宗祠。中國人認為同姓者共祖,宗祠即為同宗族人膜拜祖先之處。廟中設有供奉祖先靈位之神主牌,供族人祭拜。整體建築包含前殿、供奉神祇的正殿、及供奉顯赫「陳姓」祖先神位的後殿,殿與殿之間以天井分隔。[3]

此廟亦為陳姓宗族的議事場所,族人不僅來自新加坡,也遍及馬來西亞。與廟宇有關的重要人物包括馬來西亞前財政部長陳修信及其父陳禎祿,後者為馬來西亞華人公會創始人及首任會長。陳禎祿與陳修信皆來自馬六甲,廟宇初建者如陳金鐘與陳明水亦為馬六甲土生華人家族成員。另一知名人物為陳振傳,著名銀行家與慈善家,同時亦為廟宇的受託人之一。[3]

建築

該廟在選址、朝向與布局上考慮了風水與傳統中軸線概念,並與周邊街道和建築相協調。例如,風水認為不宜將廟宇建在狹窄街巷盡頭,以避免晦氣及「神明被困」之意。

Thumb
入口處兩座石雕獅子,雄獅與雌獅分立兩側守衛廟門。

參考資料

新聞報道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