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修齊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修齊因(緬甸語:စောဇိတ်, 發音:[sɔ́ zeiʔ],1303年—1331年)是勃固王朝第四代國王,1324年至1331年在位。他是王朝創立者伐麗流的外甥,1324年從哥哥修烏手中接手王位。
統治
修齊因將都城由馬達班遷至北邊的勃固,並在馬達班駐紮了大量軍隊。這是否因宗主素可泰王國重新占領德林達依河沿岸地區而促成,尚不清楚。修齊因統治的最南端不會超過毛淡棉。[2]
在勃固,修齊因鞏固了對伊洛瓦底三角洲的控制,並尋求向上緬甸擴張。1331年,他率軍襲擊了戰略要地卑謬,該城本來由獨立的國王統治,有著強大的陸軍和海軍。修齊因在戰役中陣亡,他的部隊也被擊敗。
家庭
修齊因與他的前任一樣,有著撣族和孟族的血統。[3]他的母親寧宇延是伐麗流王的妹妹,有一半撣族血統。他名字中的「修」來自撣族敬語「Sao」。
成為國王后,修齊因與恭勞王的妻子僧陀明羅結婚。之後又娶了哥哥的王后——素可泰的女兒。他至少生有兩個兒子(頻耶宇和明林加)和一個女兒摩訶提毗。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