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卑路斯三世
波斯王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卑路斯(波斯語:پیروز,直譯:「勝利者」;636年—679年)是波斯帝國薩珊王朝的最後一位君主伊嗣俟三世的兒子。現時歷史上有關他的紀錄,大多數都是由他的兒子泥涅師所寫。
![]() | 此條目的引用需要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2013年3月22日) |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3年3月22日) |
637年,阿拉伯軍在卡迪西亞戰役打敗波斯薩珊王朝軍隊,攻占其首都泰西封。640年,阿拉伯軍隊占領波斯胡澤斯坦和伊斯法罕等地。642年,阿拉伯軍隊將領努爾曼率軍在波斯哈馬丹以南的尼哈萬德打敗波斯薩珊王朝軍隊,繼而征服波斯全境。信仰拜火教的波斯就此滅亡,此後波斯徹底伊斯蘭化。波斯末代王子卑路斯的父親伊嗣俟三世於638年、639年、647年、648年分別向當時統治中國的唐朝要求提供軍事協助,但都被唐太宗拒絕。651年,伊嗣俟三世被殺害於中亞阿姆河附近的木鹿城的一座磨房內,薩珊王朝滅亡,卑路斯逃到阿富汗。654年,卑路斯遣使向唐朝求援,被唐高宗拒絕。661年,卑路斯又再次遣使向唐朝求援,唐高宗派特使王名遠入西域中亞,在疾陵城(今伊朗扎博勒)設立波斯都督府,封卑路斯為都督。662年,唐朝封卑路斯為波斯王。663年,在阿富汗的波斯殘餘勢力最終被阿拉伯帝國消滅。波斯王子卑路斯最終於670年到674年逃亡到唐朝首都長安,並被封為右武衛將軍。

678年,吏部侍郎裴行儉奉命送卑路斯返回波斯。不過裴行儉並沒有送他到波斯,因為其實際目的是平定西突厥可汗阿史那都支的叛亂,故在取勝後,因為路遠,於碎葉(今日吉爾吉斯的托克馬克)折返長安[1]。結果卑路斯和千多名隨從在吐火羅逗留了超過20年。
《舊唐書》波斯列傳對於卑路斯和其子泥涅師記載存在混亂之處,聲稱裴行儉所護送者是卑路斯,但在裴行儉列傳中又記載波斯王此時已死,所護送歸國者為泥涅師。《新唐書》則記載卑路斯在第一次抵達洛陽後即去世,裴行儉所護送者及日後返回長安者為泥涅師。[2]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