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倪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倪萍(1959年2月16日—),中國內地女演員、節目主持、作家[1],第九屆、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 |
Remove ads
生平
倪萍原名劉萍,1959年出生於山東省煙臺專區榮成縣(今屬威海市榮成市),從小由姥姥撫養長大,17歲時考入山東藝術學院戲劇表演專業,並改隨母姓「倪」,1980年主演首部電影《女兵》,在片中飾演女主角周憶嚴。1982年畢業後被分配到山東話劇院工作,陸續主演了《山菊花》《流淚的紅蠟燭》《祁連山的回聲》等電影,在業內小有名氣。1988年,憑藉電視劇《雪城》中「姚玉慧」一角,獲得第6屆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女配角獎。
1988年,獲邀到北京錄製專題片《人與人》,其出色表現被中央電視台相中。1990年,加入中央電視台,擔任《綜藝大觀》節目主持人,逐漸走紅全國。1991年,首次主持央視春晚,自此先後擔任13次央視春晚核心主持人。1997年出版《日子》,發行量達一百多萬冊,成為當年最熱門暢銷書之一。2000年12月,擔任《聊天》欄目的製片人和主持人。
2002年重返影視圈,憑藉電影《美麗的大腳》張美麗一角獲得第2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第9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女演員、第10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2012年,倪萍在江蘇衛視《脫穎而出》節目中透露自己被中國中央電視台選中的內幕:「當年央視看上我,是覺得我很有特點,這個特點就是難看:齜著個牙、駝著個背,一口山東話,長得還黑黢黢的。我的這個特點就是區別於別人的地方。後來當我發現上百件旗袍沒有一件我能穿得上的時候,我就感覺自己不能繼續站在這個崗位上了。在任何崗位上,當你只能原地踏步不能進步的時候,緊接著就一定是後退了,還不如儘早選擇離開去做一些有可能做得更好的事情。」[2]曾經連續13年主持中國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同時還擔當《綜藝大觀》和《聊天》等節目的主持人,是1990年代全中國家喻戶曉的電視節目主持。[3]2000年代以後逐漸轉向影視方面發展,以《美麗的大腳》拿下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女主角在內的多項影后殊榮,並且憑藉《泥鰍也是魚》榮登蒙特婁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寶座,成為華人女星中為數不多的國際A類電影節影后。2010年代後,在繪畫和文學方面也有所造詣,《姥姥語錄》榮獲冰心散文獎,水墨畫《松鶴圖》慈善拍賣高達160萬人民幣的高價。2014年重新回歸主持行列。
Remove ads
演藝作品
爭議
2009年3月,倪萍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發表《摒棄山寨文化 扶植原創作品》的提案,「倪萍號召封殺山寨」的說法在網上流傳,引起廣泛討論,有網友認為她根本不了解「山寨文化」,倪萍表示外界曲解了本意,她在提案里根本沒有提過「立法封殺山寨文化」,只是建議立法扶植原創作品[4]。
2010年,出席兩會的倪萍因跪地為其他委員拍照等行為被調侃「轉行娛記」,又在受訪時表示其參加政協以來都是投贊同票,因為「愛國不添亂」,「舉手表決時從未投反對或棄權」[5],該言論引發眾多爭議,其回應「不稱職」質疑時稱「可以理解,但是不影響」、「99%的委員年年都投贊成票,你覺得99%的都不合格嗎?」[6]。
2011年7月10日,倪萍在「紀念建黨90周年·共和國脊梁系列活動頒獎盛典」中獲得「共和國脊梁十大卓越人物」的稱號。知名作家李承鵬在微博評論稱「我承認,倪萍姐姐確實是共和國脊梁,只是得了頸椎病。」倪萍當晚通過博客回應,稱自己不配得獎,希望李承鵬理解[7]。更有網民在網上爆料稱其有「花錢買獎」嫌疑[8]。倪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稱自始至終沒向任何單位或個人繳納一分錢的所謂「獲獎費」,也沒有收取主辦方獎金,以後接受獎項時會對組織者加以鑑別,並表示這件事對其傷害很大,保留對李承鵬起訴的權利[9]。
2016年2月12日,倪萍在加拿大溫哥華中國文化中心舉行的「倪萍書畫展」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將來把家搬到這兒來」,有媒體報道稱「倪萍移民加拿大」。2月16日,倪萍更新微博,否認移民,向網友致歉稱「對不起,我這個玩笑開過了!」,又在網上曬出自己的護照及寫著「我和我的祖國」的紙條。[10]。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