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倫敦地上鐵

市郊通勤用铁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倫敦地上鐵
Remove ads

倫敦地上鐵(英語:London Overground)是服務英國首都倫敦通勤鐵路系統,屬英國國鐵系統,但經營權由倫敦交通局(TfL)負責,亦視作該局交通網路的一部份。地上鐵系統於2007年正式投入服務,至今已包含6條路線,並由愛瑞發鐵路倫敦管理。

快速預覽 倫敦地上鐵, 概要 ...
Thumb
特為地上鐵設計及製造的英鐵378型電聯車
Thumb
附有地上鐵標誌的西布朗普頓站站牌
Remove ads

歷史沿革

構成倫敦地上鐵系統的原鐵路路線早期歷史,請參見東倫敦線北倫敦鐵路北倫敦線沃特福德直流電鐵線西倫敦線福音橡至柏京線以及南內倫敦線。

創立緣由

英國國內的地上鐵路服務(不包括地鐵)一直以專營權形式由不同私營鐵路公司營運,並以英國國鐵(National Rail)名義進行宣傳。

2003年,倫敦交通局推出名為(Overground Network)的試驗計劃,於倫敦南部的國鐵沿綫各站加裝統一設計的指示牌、路線圖及顯示螢幕。此計劃雖只屬指示層面上的更換,但已是交通局首次對國鐵系統作出直接影響。地上網路試驗計劃隨後已被終止。

隨後英國交通部於2004年1月對英國鐵路運輸業界作出全面檢討[2],當中倫敦交通局建議設立「倫敦區域鐵路管理局」(London Regional Rail Authority),並賦予倫敦交通局管理大倫敦地區鐵路網路的權力[3]

諮詢期完結後,當局宣布將銀連鐵路的一部分專營權轉交倫敦交通局。對於倫敦設定區域鐵路管理局的建議而言,此乃至今唯一成功的一步[4]。銀連鐵路專營權原包含兩大營運轄區,分別為提供尤斯頓站至其他城鎮之近郊鐵路服務的「銀連郡鐵」(Silverlink County)及主要提供倫敦市內服務的「銀連都會」(Silverlink Metro)。當該專營權於2007年分割時,銀連郡鐵旗下之鐵路服務由倫敦密特蘭專營權繼承,而銀連都會服務則由倫敦交通局接管。[5]

Remove ads

初期公佈

在2006年2月20日,英國交通部宣佈,倫敦交通局將會接管原本由銀連鐵路管理的鐵路路線。當時這條路線暫名為北倫敦鐵路,並邀請潛在營辦商,為營運該路線招標。2006年9月5日,倫敦市交通局公佈正式名稱為「倫敦地上鐵」,及確認延展後的東倫敦線會納入其中。

儘管這條路線涵蓋倫敦市大部分地區,有下列一些原因,是吸引倫敦市交通局直接管理該路線:

倫敦市交通局希望從改善列車班次、所有車站駐員化、改善車站設施、引入新製列車、及容許乘客使用儲值IC卡Oyster卡進出車站,來改善倫敦地上鐵道路線服務。[8]在2007年11月12日,倫敦地上鐵於漢普斯特希夫站,由倫敦市長利文斯通宣佈正式啟用。伴隨著的是一個富有幽默感的市場宣傳活動,稱為「倫敦的新列車套裝」(London's new train set):以「包含全新地上鐵列車、路軌及職員」的仿製鐵路模型包裝設計,印在海報及宣傳單張上。[9]倫敦地上鐵投入營運後共有31個車站進行了車站改進工程。[10]

東倫敦綫

2010年4月27日,隨著第一期延伸工程竣工,原為地鐵車道之一的東倫敦綫成為倫敦地上鐵網路一員。該車道在結束地鐵服務後,獲延長至北面的多斯頓交匯站(Dalston Junction),並在南面使用原有的布來頓主綫鐵路伸延至南面的水晶宮站(Crystal Palace)及西克萊伊登站(West Croydon)。東倫敦綫在當天起提供多斯頓交匯至新十字(New Cross)和新十字門(New Cross Gate)的「預覽」服務,而其餘路段將於同年5月23日全綫對外開放。

內南倫敦綫

原先由南方鐵路公司營運的內南倫敦綫於2012年12月9日歸入倫敦地上鐵網路。內南倫敦綫東端自當日起透過重新起用一條早於1911年已告停用的支綫改為與東倫敦綫連接。

隨著內南倫敦綫成為地上鐵網路一員,該路線列車改為行走東倫敦綫上的海布里及伊斯林頓(Highbury & Islington)與西倫敦綫的克萊姆交匯站(Clapham Junction)之間。內南倫敦綫列車從海布里及伊斯林頓開出後,先跟隨東倫敦綫行車,至素里碼頭站(Surrey Quays)後則轉入自家路段,經柏京地區前往克萊姆交匯站,反之亦然。

修改後的內南倫敦綫、克萊姆交匯站威爾斯登交匯站(Willesden Junction)一段之西倫敦綫及威爾斯登交匯站海布里及伊斯林頓間之北倫敦綫構成一環,組成圍繞倫敦城區的環狀鐵路。

2015年接管東北市郊線

原先由阿伯里歐大盎格利亞營運的利物浦街至東北市郊清福德站切森特站恩菲特鎮站和連接羅姆福德站上敏站的單線鐵路於2015年5月31日撥歸入地上鐵的網路(同日亦是阿伯里歐大盎格利亞營運的利物浦街至仙非爾英語Shenfield改由倫敦交通局鐵路營運為後來的橫貫鐵路做前置準備),阿伯里歐大盎格利亞會繼續提供快線服務接駁這些總站之後更遠地區。此後倫敦交通局逐步改善新併入路線的服務,例如興建連接克尼丘站克尼中心站月台之間的行人轉乘通道以減小站外轉車的麻煩、所有無人駐守的車站都會派遣職員駐守以加強保安並協助行動不便乘客上下車。

網路

路線

倫敦地上鐵目前包括6條路線:

更多資訊 顏色, 營運名稱 ...

2024年11月以前倫敦交通局並沒有為各個地上鐵列車服務賦予特定的綫路營運名稱或編號。在列車班次顯示螢幕上僅以「倫敦地上鐵」和班次終點站標識,路線圖上全部地上鐵道路線都統一使用橙色線表示。倫敦時任市長(倫敦市長一般自動兼任倫敦交通局的主席)簡世德曾在2021年4月發表選舉政綱,承諾一旦成功連任倫敦市長就會邀請倫敦市民參與為每條地上鐵道路線服務賦予符合該綫特色的專用名字[11]。2024年2月交通局公佈為每條線路賦予營運名字和獨有顏色方便乘客辨別,官方路線圖中所有地上鐵道路線都採用空心綫標識[12]

Remove ads

車站

更多資訊 █ 米爾德梅綫(北倫敦綫), █ 米爾德梅綫(西倫敦綫) ...
更多資訊 █ 溫德魯什綫(前東倫敦綫及內南倫敦綫), █ 紡織工綫(李河谷線) ...
Remove ads

班次

倫敦地上鐵各路線均提供密集班次的列車服務,其班次詳列於倫敦交通局的官方網站。

收費系統

乘客可以以牡蠣卡繳付車資或購買單程票乘車。

地上鐵網路原屬國鐵網路的各站原先並沒有裝設閘機。而為了保障利潤,倫敦交通局已在全綫各站裝設讀卡機,方便乘客在出入站時感應卡片,而該局亦宣佈將逐步於各車站安裝閘機。

單程票為紙製車票,票面印有車程資料。除了背景印有倫敦交通局著名的圓形標誌外,車票票面設計與國鐵大致相同。單程票票價沿用前營辦商銀連鐵路的車費等級,因此同一路段的車費會較國鐵倫敦地區或倫敦地鐵車費為低。而牡蠣卡收費標準與地鐵及碼頭區輕鐵相同採用倫敦軌道運輸收費區計算票價,車費普遍較使用單程票為低。除了瓦特福交匯站外,大倫敦以外各原位於倫敦交通局收費區(Travelcard Zone)外的車站在地上鐵成立以後被劃進新設之第7-9區。

營運管理

碼頭區輕便鐵路的例子類同,地上鐵由倫敦交通局批出營運權(concession)的標,而非國鐵沿用的專營權(franchise),營運權模式下交通局對得標者有更大的監管權,但票務盈虧亦由交通局自身承擔。首通車的營運權共有4間公司競標。2007年6月19日宣布得標團體為「MTR Laing」,這家公司由當時尚未合併地鐵有限公司(今稱港鐵公司)和還未出售業務予德國鐵路公司約翰萊恩鐵路英語John Laing plc聯營,各佔50%股權。得標後MTR Laing改名為倫敦地上鐵鐵路營運有限公司英語London Overground Rail Operations(London Overground Rail Operations Ltd.,簡稱LOROL)營運。雖然LOROL的兩家母公司都先後發生業務變動(2007年港鐵合併和2008年約翰萊恩被德國鐵路公司收購再於2010年收購愛瑞發後其英國業務部改名為愛瑞發英國鐵路英語Arriva UK Trains),但未有對LOROL的結構和營運產生太大影響。[13]

2016年11月起的營運權競標中港鐵公司和愛瑞發英國鐵路各自投標,不再延續原先兩者的合作,最後交通局公佈由愛瑞發英國鐵路得標。[14]

註釋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