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傅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傅浚(1468年—16世紀),汝源石涯福建泉州府南安縣[1]明朝政治人物,著有《鐵冶志》[2]

生平

傅浚是成化十四年進士傅凱之子,成化四年戊子(1468年)二月十八日生,國子生,治易經,弘治五年(1492年)中福建鄉試第三十八名舉人[3],十二年(1499年)成己未科會試第八十二名,二甲四十三名進士,獲授戶部郎中,因父親逝世回鄉,同時被劉瑾矯旨削籍。劉瑾敗亡,他得起用為工部郎中,負責蘄州鐵治,減免灶費三分一;轉任都水司,謹慎支出、不受私請,拒絕權貴索取餘羨,被外放任山東鹽運司同知,在任內去世。

《鐵冶志》一書國內長期失傳,直至俄羅斯聖彼得堡大學藏清初抄本被「全球漢籍合璧工程」發現,才得以重見天日。該抄本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孤本,2020年經中俄學者合作整理後,於2023年由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整理本。

傅浚與其父傅凱、其子傅檝祖孫三人均中進士,在泉州府首次三世進士,傅氏府第也因此得名三進士府第[4]

家族

曾祖傅善同。祖傅振,贈戶部主事。父傅凱,戶部郎中。母林氏,封安人。具慶下。弟傅導,陰陽訓術。娶莊氏[5]

引用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