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元盛資產管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元盛资产管理
Remove ads

元盛資產管理(Winton Capital Management, 簡稱WCM)是一家英國投資管理公司,由David Harding創立。元盛在美國證券管理局 (SEC)、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局 (CFTC)及英國證監會(FCA)以認可之投資經理人身份進行其期貨基金(CTA)業務。

快速預覽 Winton Capital Management, 公司類型 ...

元盛在全球100多家期貨交易所內進行交易,涉及廣泛層面的資產及環球証券投資。公司於1997年的啟動資金僅為160萬美元;截至2017年,公司管理的資產已達285億美元.

Remove ads

歷史

創立

1996年,物理學家兼基金經理的David Harding離開了Man AHL(原名為Adam, Harding and Lueck,一家系統化的管理期貨基金),並創立了元盛資產管理。元盛資產管理以Harding的中間名命名;於1997年10月,公司開始通過其旗艦基金(元盛期貨基金)進行交易。在構思公司發展路向的時候,Harding從文藝復興科技公司(Renaissance Technologies)那裡取得靈感;文藝復興科技公司是一家位於紐約長島的對沖基金管理公司。WCM聘請統計師、工程師和物理學家,根據科學研究和分析制定投資策略。[1][2][3][3][4]

據Harding所說,由於當時投資人更偏向於關注股票市場而非期貨市場的對沖基金戰略,因此對於作為商品交易顧問(CTA)的WCM曾在吸引客戶方面有一定困難。但是,由於收費低於行業標準,因此基金還是能夠爭取到了投資者。[3][5]

Remove ads

創業之初

1997年10月,基金啟動時所擁有的資產約為160萬美元。第一個月,基金價值就跌了約13%,但截止到當年底還是取得了3.49%的回報。在接下來的三年中,WCM的盈利為:1998年52.18%;1999年15.07%;2000年10.44%。截至1999年11月,公司已從投資人籌集到了1億美元資本。同年,WCM開始開拓日本市場。良好的投資回報持續到了2001年下半年;自2001年911恐怖襲擊發生後,公司經歷了四個月的回撤。[1]

從公司創立之初到2000年代中,公司的平均年投資回報率約為19%。2004年,公司的員工人數和其管理的資產均大幅度增加,其中管理的資產達到10億美元。[1][6]

擴張

2005年9月,公司成立元盛發展基金,該基金旨在成為一項混合套利及多重策略基金,投資於各類金融工具和證券。該項基金的啟動是公司從期貨市場向一個更多樣化的策略過渡過程中的一步。2007年7月,高盛資產管理國際旗下的私募基金Petershill基金收購了WCM 9.99%的股權。據公司稱,公司認為此項收購將進一步增加市場對公司業績的信心。截至2007年,WCM管理的資產總值已達100億美元,被行業期刊Absolute Return評為第三大CTA。次年,憑藉高達65%的利潤率,元盛資產管理被Real Business評為2008年度「盈利最高公司」;此外,公司還被The Daily Telegraph評為英國第三大私人金融公司。[1][7][8][9]

公司繼續擴張,並且「成為一家涉域更廣的投資公司」。2008年末,公司在香港開設了其首家在英國境外的辦公室。在2008年和2009年的經濟下滑中,公司所持有的投資相對表現較好,繼上一年度取得高達20.25%的投資回報後,公司於2009年的虧損僅為-5.39%。2010年,公司啟動了元盛全球股權基金,並在歐洲獲得了UCITS許可。該基金旨在成為一項長期的、採用量化分析的投資組合。[1][7][10][11][12]

截止2011年,元盛資產管理除2009年外每年均取得了正的投資回報。自公司於1997年成立之初,直到2010年期間,元盛期貨基金的平均淨年化投資回報率約高達17%[13][14]

Remove ads

組織

運營

David Harding 是公司創辦人並擔任公司主席及行政長官。在公司團隊裡, Matthw Biddall是首席投資官 (CIO) 而Raj Patl是首席營運官 (COO) Winton現有280員工而當中約百分之七十 (70%) 的員工擁有公司的股票或股票認購權。[3][15][1][16]

投資策略

自成立之日起,元盛資產管理在美國商品期貨交易管理委員會(CFTC)和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FSA)監管下開始以商品交易顧問(CTA)進行交易。與此同時,公司為美國証券管理局(SEC)認可的投資顧問。公司把自己稱為一家「現代投資管理公司」,採用管理期貨策略,利用數據分析和建模,以跟蹤全球期貨市場的價格趨勢(比如商品和債券。成立了元盛發展基金和元盛全球股權策略後,公司開始向投資人提供多重投資策略及全面性的投資計劃從而投資環球股票市場。[3]

WCM通過研究和量化數據分析,識別市場中的有利趨勢;公司對於研究的關注,使其有別於行業中的其他公司。公司利用科學研究收集數據、識別規律並開發統計工具應用於投資之上。WCM憑藉不斷的研究,以盡最大可能使其交易模型取得良好回報。公司根據市場數據應用研究所得出的關係,建立其交易模型;比如,從對1988年玉米牛市的研究中得出的震盪性預測。 [17][18][1][19]

元盛的期貨交易是高度自動化和系統化的,元盛利用計算機運算法則,在全球100多個期貨市場開展金融資產的期貨交易,包括股權、貨幣、債券、商品、牲畜和能源。元盛將結合長期的和短期的交易作為其投資策略的一部分,並結合各項關聯度小的策略,將其風險回報率最大化。據公司稱,公司在研究、統計數據分析、股票選擇以及期貨投資各方面,皆運用了相同的數學工具。約2008年起, 元盛期貨基金巳曾加其現金股權業務的投資比重。[16][19] [1][16][19][20] [21][10][15]

Remove ads

基金

元盛多元化投資策略由管理帳戶和元盛期貨基金組成,利用不同的模型,在全球100多個期貨市場進行交易。元盛期貨基金是元盛的旗艦基金,亦是運營時間最長的基金;該基金是在愛爾蘭證券交易所中交易的管理期貨基金。該基金利用趨勢跟蹤策略,著重長期趨勢,至2011年4月的平均年化投資回報率近17%。元盛投放的第二項基金是元盛發展基金,於2005年9月起開始交易,是一項多重策略基金,其投資工具不受任何限制。元盛全球股票基金旨在利用元盛的數學分析方法,對一類資產進行投資;該基金已於2010年在歐洲獲得UCITS許可。[13][22][5][3][23][15][14]

公司管理的資產

元盛資產管理於1997年10月啟動時,公司僅持有160萬美元的資產。3數年後,截至2000年末,公司持有的資產已超過1.5億美元。2004年,即公司的第7個運營年度,公司管理的資產達到10億美元。在2000年代中期到末期,公司獲得了大量的資本流入,使其管理的資產迅速從2006年年中的48億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124億美元。在2010年到2012年期間,元盛管理的總資產又增加了幾乎150億美元,從2010年6月的137億美元增加到了2012年2月的285億美元。[1][24][25][2][26][18][27][15]

注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