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元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元誨(506年—531年1月6日),字孝規,河南郡洛陽縣(今河南省洛陽市東)人,魏孝文帝元宏之孫,廣平武穆王元懷庶長子,北魏宗室、官員。
生平
元誨虛歲十二時以散騎侍郎為起家官,轉任城門校尉,後任通直常侍,轉任太常少卿,兼任武衛將軍。孝昌元年(525年),徐州刺史元法僧獻出徐州叛變到南梁,梁武帝蕭衍派遣蕭綜前往占據彭城。當時北魏朝廷派遣大都督、安豐王元延明督帥臨淮王元彧前往討伐,北魏軍隊徘徊不前。魏孝明帝元詡詔令太常少卿元誨為使者,司州別駕辛雄為輔佐,備齊庫刀,持節、乘驛馬督促軍隊,有違反命令的即可下令斬決。魏孝明帝對辛雄說:「元誨是朕家的孩子,任用他是標榜至親。至於籌劃計謀,就依仗愛卿來取勝了。」元誨和辛雄到軍中,勒令一起前往徐州,蕭綜向北魏軍隊投降[1]。返回後,元誨升任散騎常侍、河南中正,孝昌二年春正月庚戌(526年2月7日),元誨被封為范陽王[2][3],又任撫軍將軍、平西將軍,潼關都督,仍兼任尚書,出任行台,又任宗正卿,轉任衛將軍、中書監,升任侍中、左光祿大夫、加號車騎將軍,很快升任尚書左僕射。永安三年,元顥攻入洛陽,魏孝莊帝元子攸北渡黃河躲避,元誨抽身擺脫投奔襄威將軍、大谷鎮將陽猛,陽猛將元誨保護藏了起來[4]。永安三年十二月三日(531年1月6日),爾朱兆攻入洛陽,元誨被亂軍殺死[5][6][7],虛歲二十六,朝廷追贈使持節、驃騎大將軍、司徒公、冀州刺史,侍中、范陽王如故,諡號文景王。普泰元年三月廿七日(531年4月29日)安葬於西郊之兆[8]。
Remove ads
家庭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