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克拉瑪依市文博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博物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克拉玛依市文博院map
Remove ads

克拉瑪依市文博院,掛克拉瑪依展覽館牌子,又稱克拉瑪依博物館[a],原名克拉瑪依油田礦史陳列館克拉瑪依礦史博物館[網 3],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博物館,位於克拉瑪依區準噶爾路。

快速預覽 克拉瑪市文博院(展覽館), 成立日期 ...

克拉瑪依市文博院(展覽館)於1983年建成。到2024年,館藏5000餘件(套)藏品,其中83件(套)為珍貴文物。克拉瑪依市文博院(展覽館)是國家二級博物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特色博物館

建館歷史

1982年,克拉瑪依礦史陳列館開始建立。次年7月,位於克拉瑪依市東郊的克拉瑪依礦史陳列館建成開放。彼時,陳列館面積超2700平方米,展廳(館)分為序廳、50年代·艱苦創業館、60年代·迎難而上館、70年代·奪油會戰館、80年代·改革騰飛館。展出超過130件實物、超過230件樣品、300多幅照片、30餘幅圖表、等不同形式的展品,還有克拉瑪依油田開發初期的辦公室、地窖宿舍等附屬設施。克拉瑪依礦史陳列館開館後,胡耀邦喬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後參觀過克拉瑪依礦史陳列館。[書 1][書 2]1997年克拉瑪依礦史陳列館更名克拉瑪依展覽館。2009年,克拉瑪依展覽館加掛克拉瑪依博物館。[網 4]

2020年底,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第四批國家三級博物館,克拉瑪依博物館位列其中。[網 5]2020年以後,克拉瑪依市文博院(展覽館)的作為該館名稱使用。[網 2]2021年,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宣傳部公布一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其中包括克拉瑪依博物館。[網 6]2021年到2023年間,克拉瑪依市文博院徵集到超過2100套藏品,以20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的生活用品為主,包括照片、獎章證書等。2024年國際博物館日,克拉瑪依市文博院老物件陳列室開放。[網 7]同時,克拉瑪依市文博院(展覽館)入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特色博物館[網 8]同年8月,克拉瑪依市文博院(展覽館)升為國家二級博物館[網 9]

Remove ads

展覽藏品

Thumb
克拉瑪依市文博院序言廳

克拉瑪依市文博院占地面積大概4.4萬平方米(2024年),建築面積超過3800平方米,展廳面積近2750平方米。室內展廳展示了克拉瑪依自史前時代到21世紀的發展,分為序言廳、遠古探秘廳、萌芽初現廳、艱苦創業廳、改革發展廳、走進新時代展廳。序言廳有《克拉瑪依之歌》的曲譜、新疆地質地貌浮雕等。遠古探秘廳播放有遠古克拉瑪依及石油的形成的動畫視頻,也展出準噶爾翼龍屬的再現模型等展品。萌芽初現廳以新疆石油產業的初現為主題,時代從清代末年到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展出有新疆第一口油井獨山子第一套蒸餾釜還原複製品等展品。艱苦創業廳講述了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起,到1978年改革開放前,克拉瑪依石油人的創業奮鬥史,展出發掘克拉瑪依一號井、開發克拉瑪依油田等內容的文物、圖片、模型。改革發展廳和走進新時代展廳講述的是克拉瑪依市在改革開放以後的城市發展。[網 10][刊 1][新 1]

克拉瑪依市文博院共藏34套、155件國家一級文物;10件國家二級文物;39件國家三級文物(2024年)。除了室內展廳,克拉瑪依市文博院的院內也有實物展出,包括貝烏40鑽機、「開拓者」雕塑、創業者英雄牆、抽油機、卡車、拖拉機等,也包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克拉瑪依黑油山地窖[刊 1]其中貝烏40鑽機是自1950年代開始,一直到1979年完全被大慶130型鑽機取代期間,克拉瑪依油田長期使用的鑽機。克拉瑪依市文博院收藏的貝烏40鑽機井架高42米,井架重近12噸,可深入地下1200米,提升40噸原油。展出的貝烏40鑽機是2003年,從新疆石油管理局鑽井公司徵集而來。[網 11]黑油山地窖是第一批石油鑽探隊於1950年代建立的生活和工作場所,隨著1960年代地面建築的增多而逐漸廢棄。克拉瑪依市文博院內的黑油山地窖是在原地窖的基礎上,不改變原貌的情況下修繕而成。地窖內還原有辦公桌、床等物件。[新 2]

除了常設展覽外,克拉瑪依市文博院也會舉辦專題展,如「克拉瑪依·城記:一座城市的榮耀與抱負」「聚星成火 砥礪前行—克拉瑪依市博物館館藏精品展」等。[刊 1]

Remove ads

文創活動

2019年起,克拉瑪依市文博院以錦旗、自製工具、指南針等文物為原型,開發出書籤、茶具、冰箱貼等多種類型的博物館文創產品[新 3]2023年,克拉瑪依市文博院入選「全國文博百強文創產品單位」。[網 12]

2023年,克拉瑪依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創排了劇目《歲月·克拉瑪依博物館之夜》,並在克拉瑪依市文博院上演。劇目《歲月·克拉瑪依博物館之夜》以20世紀50到60年代的克拉瑪依市為背景,以舞台劇、情景劇、快板、舞蹈等形式,還原石油工人的生活、創業的歷史。劇目共演出超20次,近7000人觀看。2024年7月,該劇目推出第二季《博物館之夜·歲月》,第二季提升了劇目的內容、舞美設計、燈光效果等,故事也包括了20世紀70到80年代。[網 13][新 3][新 4]

圖庫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