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克萊門斯·克勞斯

奥地利指挥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克萊門斯·克勞斯
Remove ads

克萊門斯·海因里希·克勞斯(德語:Clemens Heinrich Krauß;1893年3月31日—1954年5月16日),奧地利指揮家,聞名於在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亮相,並且對當代的歌劇活動鼎力支持。

快速預覽 克萊門斯·克勞斯Clemens Heinrich Krauß, 音樂家 ...

克勞斯與理察·施特勞斯的關係十分好。1942年,後者的《隨想曲》(Capriccio)在慕尼黑演出時,克勞斯親自參與了腳本的編纂工作,另外施特勞斯的劇作《和平之日英語Friedenstag》和《達妮之愛英語Die Liebe der Danae》也由克勞斯指揮首演。

Remove ads

職業生涯

克勞斯的指揮生涯起步於里加紐倫堡什切青等城市,他曾在柏林聆聽了尼基施柏林愛樂的排練,對他帶來重要的影響。這之後他回到國內,任職於格拉茨。1922年,在維也納國立歌劇院和聲樂學校擔任指導,1924年起在法蘭克福歌劇院擔任經理。此外,克勞斯自1926年起固定在薩爾茨堡音樂節亮相。

1929年,克勞斯在美國指揮了費城管弦樂團紐約愛樂樂團,同年被任命為維也納國立歌劇院音樂總監。翌年,擔任維也納愛樂樂團總監[註 1]。1935年轉往柏林國立歌劇院,接替埃里希·克萊伯離任後的空缺,1937年再接手失去克納佩茨布施領導的慕尼黑國家劇院。四〇年代起,在薩爾茨堡莫扎特音樂大學任教。二戰期間,慕尼黑劇院被炸毀,克勞斯回到維也納繼續音樂活動。戰後,他受到調查,直到1947年為止都無法公開演出[1]。之後,他開始與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合作,所指揮的約翰·施特勞斯家族作品有可觀的錄音由迪卡獨家發行。

1951年起,在倫敦、拜羅伊特等地指揮,包括全本《指環》巨製。

克勞斯逝世於1954年,彼時他正與維也納愛樂在墨西哥城演出。身後葬於埃爾瓦爾德

Remove ads

作品

商業錄音

克勞斯的錄音數量不多,除了1953年在拜羅伊特的《指環》實況之外,尚有約翰·施特勞斯歌劇《蝙蝠》(1950年,迪卡)、貝多芬《合唱幻想曲英語Choral Fantasy (Beethoven)》(與鋼琴家弗里德里希·伍爾英語Friedrich Wührer合作)等。

個人生活

克勞斯對納粹政權的個人立場迄未可知,傳言他曾入黨,與當局保持良好的互動[2]。他與妻子維奧里卡·烏蘇莉克英語Viorica Ursuleac從三〇年代開始便協助德國猶太人出逃,包括小說家艾達·庫克(Ida Cook)姊妹在內[3]。相關事證使他的指揮生涯在二次大戰結束後得以繼續。

註釋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