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兩鑿齒龍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兩鑿齒龍屬(學名:Diplotomodon)是種史前爬行動物,生存於上白堊紀的美國新澤西州,可能是種獸腳亞目恐龍,目前的狀態是疑名。
兩鑿齒龍的化石只有一根牙齒(編號ANSP 9680),發現於紐澤西州的格洛斯特縣,屬於Navesink組、或是Hornerstown組地層,是個海相沉積層,地質年代相當於白堊紀晚期的馬斯垂克階。這顆牙齒的長度約三吋,外形寬廣、平坦、具對稱性,沒有彎曲[1]。
在1865年,約瑟夫·萊迪(Joseph Leidy)最初描述、命名這根牙齒,當時屬名為Tomodon,意為「銳利的牙齒」。他當時認為這個牙齒屬於肉食性的海生爬行動物,可能屬於蛇頸龍類[2]。但在1853年命名的銳齒蛇屬,已優先使用這個名稱。因此在1868年,約瑟夫·萊迪將這個牙齒更名為恐懼兩鑿齒龍(Diplotomodon horrificus)。屬名在古希臘文意為「雙倍的銳利牙齒」;種名在拉丁文意為「令人恐懼的」。約瑟夫·萊迪當時則認為牠們是種魚類[3]。目前的唯一種,只有模式種恐懼兩鑿齒龍(D. horrificus)。
在1870年,愛德華·德林克·科普提出這顆牙齒不是魚類,而是肉食性恐龍[4]。之後古生物學界普遍認為牠們是恐龍。在1955年,Halsey Wilkinson Miller提出兩鑿齒龍是種滄龍科動物[5]。在1990年,拉弗·莫納兒(Ralph Molnar)提出兩鑿齒龍是暴龍超科傷龍的異名[6]。兩鑿齒龍目前普遍被認為是疑名[7]。在2006年,大衛·威顯穆沛(David Weishampel)提出兩鑿齒龍是堅尾龍類的分類不明屬[1]。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