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公孫段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公孫段(?—前535年),姬姓,豐氏[1],名段,字子石,又字伯石[2][3],諡景[4],是子豐的兒子,鄭穆公的孫子[5][6],鄭國的卿。
賦詩享禮
前546年,鄭簡公在垂隴設享禮招待晉國中軍將趙武,子展、伯有、子西、子產、子太叔、印段、公孫段跟從鄭簡公參與享禮。趙武說:「七位跟從著國君,這是賜給我光榮。請求諸位都賦詩以完成國君的恩賜,我也可以從這裡看到七位的志向。」[7]公孫段賦了《桑扈》[註 1]。趙武說:「『不驕不傲』,福祿還會跑到哪兒去?如果保守住這些話,即使想要不接受福祿,能行嗎?」[8]享禮結束,趙武對叔向說:「伯有將要被殺了!其餘的人都是可以傳下幾世的大夫。」[9]
諸侯之會
前544年六月,孟孝伯和晉國的荀盈,齊國的高止,宋國的華定,衛國的世叔儀,鄭國的子太叔、公孫段,曹國人,莒國人,滕國人,薛國人,小邾國人為杞國築城牆。[10][11]
受邑為卿
前543年,子產擔任鄭國為政,有事情要公孫段去辦,就送給他城邑。子太叔問:「國家是屬於大家的,為什麼單獨給他送東西?」子產答道:「要沒有欲望確實是很難。滿足了他的欲望,讓他去辦事情而取得成功。這不是我的成功,難道是別人的成功嗎?對城邑有什麼愛惜的,它又跑的到哪裡去?」子太叔又問:「四方鄰國將怎麼看待我們?」子產說:「這樣做不是為了互相違背,而是為了互相順從,四方的鄰國對我們有什麼可責備的?《鄭書》有這樣的話:『安定國家,一定要優先照顧大家族。』姑且先照顧大家族,再看它歸向何處。」不久,公孫段因為恐懼而把封邑歸還,最終子產還是把城邑給了他。伯有死了以後,鄭簡公讓太史去冊命公孫段做卿,公孫段辭謝。太史退出,公孫段又請求太史重新發布命令,命令下來了再次辭謝,像這樣一連三次,才接受策書入朝拜謝。子產因此討厭公孫段的為人,但擔心他作亂,就讓他居於比自己低一級的地位。[12]
嫁女
薰隧之盟
前541年六月初九,由於公孫楚作亂的緣故,鄭簡公和大夫們在公孫段家裡結盟。子皮、子產、公孫段、印段、子太叔、駟帶在閨門外邊私下結盟,盟地就在薰隧。子晳硬要參加結盟,讓太史寫下他的名字,而且稱為「七子」。子產並不加討伐。[14]
有禮受州
前539年四月,鄭簡公前往晉國,公孫段作為相禮,十分恭敬謙卑,沒有違背任何禮儀。晉平公稱讚公孫段,把策書授予他,說:「子豐在晉國有過功勞,我聽說了以後不會忘記。賜給你州縣的土田,以報答你們過去的功勳。」公孫段再拜叩頭,接受了策書而去,君子評價說:「禮儀,大約是人所急迫需要的吧!公孫段如此驕傲,一旦在晉國表現有禮,尚且承受了它的福祿,何況始終都有禮儀呢?《詩經》說,『人沒有禮儀,為什麼不快點死』,說的就是這個吧!」[15] 豐氏原來去晉國的時候住在韓氏家裡,公孫段得到州縣,是韓起為了自己再次取得州縣,在晉平公面前為公孫段請求的。[16]
死鬼事
前536年二月,有人夢見伯有披甲而行,說:「三月初二,我將要殺死駟帶。明年正月二十七日,我又將要殺死公孫段。」到三月初二那一天,駟帶死了,國人十分害怕。前535年正月二十七日,公孫段死了,國人就越來越恐懼了。下一月,子產立了公子嘉的兒子公孫洩和伯有的兒子良止做大夫,來安撫伯有的鬼魂,事情才停了下來。[17]
注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