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公路飆車 (專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公路飆車 (專輯)
Remove ads

公路飆車》(德語:Autobahn)是德國電子樂隊電力站樂團的第四張錄音室專輯,發行於1974年11月。這是樂隊首張大量使用其標誌性重複電子聲的專輯。專輯名稱源自於德國高速公路[4]

快速預覽 公路飆車 Autobahn, 電力站樂團的錄音室專輯 ...
Remove ads

專輯製作

《公路飆車》不完全是一張電子樂專輯,除了合成器之外還使用了小提琴、長笛、鋼琴和吉他。除在專輯同名曲中使用了原始人聲和聲碼器編碼人聲,其餘曲目皆為純音樂。樂隊使用了迷你穆格英語Minimoog合成器、ARP奧德賽英語ARP Odyssey合成器、EMS合成AKS英語EMS Synthi AKS合成器、法菲薩英語Farfisa專業鋼琴以及各種自行設計和改造的設備,例如他們著名的電子鼓

專輯同名曲表現了乘車遊覽風光、快車道上的疾馳、車載電台的調頻和長途旅行的乏味感等在高速公路上駕駛的意境。

其餘的氛圍音樂曲目都是前奏和主體組成的兩段式結構。前奏大致基於「夜晚」主題,首先是《彗星旋律1》和《彗星旋律2》(受科胡特克彗星啟發),緊隨的是曲風令人不安的《午夜》。最後是《晨間散步》,此曲前奏表現了「黎明」,加入了電子合成的鳥鳴聲。延長的尾奏則是專輯同名曲前奏器樂部分的重複變奏。

克勞斯·瑞德爾英語Klaus Röder只與樂隊合作了很短時間,在專輯錄製結束之前他就離開了樂隊。

音樂工程師康尼·普蘭克英語Conny Plank參與製作了發電站的最初幾張專輯,為早期樂隊曲風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貢獻。大部分錄音和混音都在他位於科隆的錄音室進行[5]

沃夫岡·弗勒爾英語Wolfgang Flür自1973年末加入樂隊。首次出場於柏林電視台一場宣傳專輯《拉爾夫和佛洛里安》的表演。那場演出中他首次使用了樂隊自製的電子鼓,之後在專輯《公路飆車》中也被大量被使用。

Remove ads

專輯封面

德國版的初版專輯封面由埃米爾·舒爾特英語Emil Schult繪製,他自專輯《拉爾夫和佛洛里安》就與樂隊開始合作了,同時也參與了曲目《公路飆車》的作詞。1974年由Vertigo唱片發行的英國版封面則是由廠牌自己的市場部門設計。

初版專輯的封底照片表現了胡特爾、施耐德、瑞德爾和埃米爾·舒爾特坐在汽車的後排。當沃夫岡·弗勒爾決定長期加入樂隊後,他的形象替換掉了舒爾特。不過2009年的重製版中使用的卻是初版的照片。

評價

更多資訊 評論得分, 來源 ...

《村聲》英語The Village Voice雜誌的評論家羅伯特·克里斯特高稱:「這是德國酸菜搖滾中的鐵蝴蝶樂隊英語Iron Butterfly,或是給十足的傻瓜聽的麥克·歐菲爾德,但委婉的說我不完全否定這張專輯。」[14] AllMusic將其描述為一張「先鋒專輯」、「同時有著電子放克、氛圍音樂和合成器流行的特點。」[4] 專輯被《1001張死前必聽專輯英語1001 Albums You Must Hear Before You Die》這本書收錄。[15] 線上雜誌《死寂》的約翰·多蘭(John Doran)說:「這張專輯是德國實驗流行樂與搖滾樂創造力的爆發點,它的運動節奏英語Motorik也標誌著近代音樂史的發展。」[16]

《新音樂快遞》則持負面態度,稱專輯「弄巧成拙」、「充滿《神氣粉小豬英語Pinky and Perky》中的噪音」[17]

專輯同名曲的電台編輯版出人意料的在全球範圍受到歡迎,最高達到了英國榜單第11名[18],加拿大和荷蘭榜單第12名,美國告示牌百大單曲第25名和澳大利亞榜單第30名[19]

2015年,專輯被葛萊美名人堂英語Grammy Hall of Fame收錄。

曲目

全碟作詞:拉爾夫·胡特爾、佛洛里安·施耐德和埃米爾·舒爾特 全碟作曲:胡特爾和施耐德 
更多資訊 第一面, 曲序 ...
更多資訊 第二面, 曲序 ...

製作人員

原版專輯[20]

  • 拉爾夫·胡特爾英語Ralf Hütter:人聲、電子音
  • 佛洛里安·施耐德英語Florian Schneider:人聲、電子音
  • 克勞斯·瑞德爾英語Klaus Röder:小提琴、吉他
  • 沃夫岡·弗勒爾英語Wolfgang Flür:電子鼓
  • 康尼·普蘭克英語Conny Plank:音樂工程師
  • 埃米爾·舒爾特英語Emil Schult:封面繪製
  • 芭芭拉·妮莫勒(Barbara Niemöller):封底照片拍攝

1985年版專輯[21]

  • 克勞斯·瑞德爾:《午夜》中的電子小提琴

2009年重製版專輯[22]

  • 拉爾夫·胡特爾:人聲、電音、合成器、管風琴、鋼琴、吉他、電子鼓、封面重繪
  • 佛洛里安·施耐德:人聲、人聲編碼、電音、合成器、長笛、電子鼓
  • 沃夫岡·弗勒爾:《彗星旋律1》和《彗星旋律2》中的電子鼓
  • 克勞斯·瑞德爾:《午夜》中的電子小提琴
  • 約翰·贊布萊斯基(Johann Zambryski):封面重繪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