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公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公鼐(1558年—1626年),孝與周庭、周廷,山東青州府蒙陰縣人,軍籍,明朝政治人物、文學家、詩人,萬曆前期「山左三大家」之一。

快速預覽 公鼐, 籍貫 ...

生平

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順天鄉試第二十二名舉人,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二甲第三十五名進士[1],選翰林院庶吉士,三十一年授編修,三十五年養病,四十二年補原職,四十三年遷國子監司業,四十四年升左春坊左諭德,為東宮講讀官,四十七年升左庶子,因病歸里[2]

明光宗即位,召見公鼐,任命為國子監祭酒,上奏稱:


奏疏呈入宮中,明光宗沒有同意。天啟元年(1621年),改元不過半年,御史言官就有十多人被譴責調職,公鼐上疏勸誡並譏諷輔臣,因此得罪明熹宗而被譴責。不久仍升禮部右侍郎詹事府詹事,充實錄副總裁。公鼐好學博聞,磊落有器量見識。見魏忠賢黨禍亂朝政,稱病歸里,不久去世。崇禎初年,恢復官職,並賜撫恤,文介[4]

Remove ads

著作

公鼐以詩文著名,提出「齊風」的詩歌主張,與于慎行馮琦並稱「山左三大家」。

家族

曾祖公躋奎,乙未進士,湖廣按察司副使;祖父公一載,知縣,封翰林院編修;父公家臣,南京戶部主事,封翰林院編修。弟公鼒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閱讀此作者作品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明史卷二百一十六》,出自《明史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