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又稱為第三個歷史決議[1][2],是在2021年11月8日-11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討論並審議通過的一項「歷史決議[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託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向全會說明了該決議起草的有關情況[4]

該決議於11月11日在會議結束後通過,全文於11月16日對外發布,主要內容就中國共產黨自我總結的在該黨建立一百年歷史中的成就以及經驗、挫敗、教訓等,在該決議中指出要堅持走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路線,將改革開放政策稱讚為「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不過內文也以大篇幅具體闡述了中國在轉型摸索道路上的一系列負面問題,並且緊隨其後肯定了中共十八大後,習近平出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執政以來,推行的各項繼續深化改革開放的政策[5]

這篇指導性決議與1945年的《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和1981年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6]一樣,是中國共產黨自建黨以來最重要[7][8]、最權威的三份關鍵歷史文獻之一[9]

Remove ads

背景

2018年間即有風聲指出將會發布歷史決議[10],2021年確定召開並討論關於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決議[11]

起草

2021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十九屆六中全會重點研究總結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鬥成就和歷史經驗問題,成立文件起草組,由習近平擔任組長,王滬寧趙樂際擔任副組長,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有關領導人及有關中央部門和地方負責人參加,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領導下起草文件[4]

2021年4月1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對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重點研究全面總結黨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問題徵求意見的通知》,在中國共產黨內外一定範圍內徵求意見。9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決議徵求意見稿下發黨內一定範圍徵求意見,包括徵求黨內部分老同志意見,還專門聽取了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意見[4]

2021年10月18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全面總結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問題。中共中央政治局聽取了《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稿在黨內外一定範圍內徵求意見的情況報告,決定根據這次會議討論的意見進行修改後,將決議稿提請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12]

Remove ads

基本內容

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王曉暉表示,《決議》共七個部分,與前兩次的歷史決議主要總結歷史教訓、分清歷史是非不同,此次決議主要總結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此次決議也用較大篇幅呈現十八大以來的成果[1][13]。主要有以下歷史時期:

  •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1949~1978),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提出和實踐了各種理論思想、實現社會變革、外交與軍事突破、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的成就,並重申否定激進的錯誤政策,以及重點批判了「文化大革命」種種危害。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十八大以來(2012至今),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各項成就,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二十一世紀的馬克思主義,是傳承著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同時列舉過去諸多弊端的改善方面,全面肯定了習近平上台後對於生態、科技、經濟、意識形態、國防、海洋、民族、反腐、香港、台灣、社會、外交、防疫等各方面制定推行的政策[14]

說明

2021年12月1日,《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關於〈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的說明》,強調本決定傳遞了承上啟下的歷史結論,突出對於未來中國方向的引導作用[15]

評價

  • 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全體會議公報認為,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的意義在於[16]
  1. 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
  2. 開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
  3. 僅用幾十年時間就走完已開發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
  4. 實現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
  5. 拓展了開發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
  • 中國時事分析網站《內參》編輯倪凌超表示:習近平正試圖把自己塑造成中國國家歷程的史詩中的英雄,通過推動歷史性決議來將自己置於黨和現代中國宏大敘事的中心。又表示這份文件也是幫助他保持這種權力的工具[17]
  • 明報[18]TVBS[19]蘋果新聞網[20]聯合早報[21]BBC[22]法國國際廣播電台[23]美國之音[24]華爾街日報[25]認爲,新決議突出習近平功績,為其在2022年中共二十大後連任中共中央總書記鋪路,甚至恢復中共十二大後不再設立的黨主席職務[26][27]
  • 部分反共境外時評認為該百年決議著重在毛時代的成績,中國改革開放將會終結,並可能開始新一輪極左路線,放棄鄧小平路線重回共產國有計劃體制等推測[28]。不過,全文公開後定性慘痛教訓的基調卻給予致命一擊,時事評論一般認為這是完成全面否定極左路線的標誌,大致上還擁護了改革開放方向[29][30],業已使得十年「內亂期」之稱最終全部被認可了下來,百年決議能出具利用40年探索的實際證據進行比較,後來黨內發文指出這一次所做的結論有底,已經足以對文革的地位正式進行蓋棺論定,也讚揚中共官方總算能根本性的解決思想問題是一大成就。另外並補充,歷史觀的穩定性有了著落,對未來研討都會有很大幫助等看法[31]。雖然如此,但也有人認為第三份歷史決議說的跟做的不同,仍主張改革開放已經終結[32]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