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兵主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兵主部
Remove ads

兵主部[1](ひょうすべ)是九州傳說的妖怪,主要在佐賀縣宮崎縣流傳[2]

Thumb
佐脇嵩之『百怪圖卷』「兵主部」
Thumb
鳥山石燕畫圖百鬼夜行』「兵主部」

概要

民間傳承中,主要分布在九州地方,被認為類似於河童[3]。在佐賀縣,兵主部也被稱為河童,在長崎縣則有河太郎的別名[4]

據說兵主部愛吃茄子,因此有將新收獲的茄子供奉給兵主部的風習[5]

水神信仰

據說兵主部的傳說比河童更為古老[6]。其名稱的由來,可在『北肥戰誌』等文獻中找到與橘島田丸(島田麻呂)相關的傳說。據說島田丸是祭祀水神的渋江氏的祖先,因此,九州地方透過渋江氏的水神信仰,可能對「兵主部」這個名稱的傳播產生了影響[7]。根據『北肥戰誌』(卷之16『渋江家由來之事』[8])的記載,神護景雲2年(762年),春日大社遷至三笠山時,內匠頭利用秘法賦予人形生命,以作為建造社殿的勞動力。完工後,因不再需要這些人形,便將其扔進河中,結果人形化作河童,給人們帶來了危害。應稱德天皇之命,由兵部大輔橘島田丸將之鎮壓,因此這些河童以「主是兵部」之含意,被稱為「兵主部」[7]

嘉禎3年(1237年),島田丸的子孫,武將橘公業伊予國(現・愛媛縣)移至佐賀縣武雄市,在潮見神社背後的山頂建立了潮見城,傳說當時橘氏的眷屬兵主部也隨之移居潮見川。目前,潮見神社也以包括橘諸兄在內的橘氏祖先為祭神,而兵主部則作為眷屬一同被祭祀。

潮見神社的宮司・毛利家有除水難・河童的咒文,這些咒文與左遷至九州大宰府菅原道真有關,傳說中他幫助了河童,作為回報,河童們約定不會危害道真一族,據說咒文之意為「兵主部們,不要忘記約定。擅長遊泳的男子是菅原道真公的後代」[6]。此外,「兵主部」的名稱也有源自古代中國的兵主神之說[9]

Remove ads

腳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