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其他機器人皆地獄

美國動畫劇集《飛出個未來》第一季第九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其他機器人皆地獄》(英語:Hell Is Other Robots)是美國動畫劇集飛出個未來第一季的第九集,於1999年5月18日通過福克斯電視網在美國首播。節目由埃里克·卡普蘭編劇,瑞奇·摩爾執導,客串明星包括以真實身份出鏡的野獸男孩成員,以及為機器人魔鬼配音的丹·卡斯泰拉內塔

快速預覽 其他機器人皆地獄, 劇集編號 ...

本集是《飛出個未來》首度聚焦機器人班德,他在劇中對電上癮,並在電癮造成不利影響後加入機器人聖殿教。但他又無法抗拒弗萊莉拉提供的美酒和妓女誘惑,很快就把教義拋在腦後,機器人魔鬼找上門來,把班德送入機器人地獄。最終弗萊和莉拉救出班德,大家一起逃出機器人地獄。

《飛出個未來》多個常設角色在本集首度出鏡,包括機器人魔鬼、萊昂內爾傳教機器人牧師等,還首度出現惡搞山達基教會的機器人聖殿教。節目播出後獲得好評,是馬特·格朗寧最喜歡的四集《飛出個未來》之一,之後與另外三集一起發行DVD套裝《怪物機器人狂人樂趣收藏》。

Remove ads

劇情

機器人班德觀看野獸男孩演唱會後前去參加老友芬德(Fender,是台大型吉他音箱)舉辦的聚會,然後與其他機器人一起吸電並染上電癮。班德電癮越來越重,差點兒因注射電力風暴喪命,促使他決定戒除電癮並開始尋求幫助。他加入機器人聖殿教,接受犯下罪行就要永世墮入機器人地獄的教義。萊昂內爾傳教機器人牧師用油為班德洗禮,然後給他焊上機器人聖殿教的標誌。班德隨後向同事說起入教經歷,弗萊莉拉不厭其煩,希望班德恢復以前的模樣。兩人偽造紐澤西州大西洋城發來的快遞,用美酒和妓女勾引班德,班德最終忍不住誘惑,撕下機器人聖殿教的標誌朝外一扔,但標誌一直在發出不祥的蜂鳴。

班德在酒店和三名機器女人作樂,聽到門響後一開門就被打暈過去,醒來時發現自己置身機器人地獄,機器人魔鬼聲稱班德加入機器人聖殿教時就已承諾犯罪就要受懲罰。弗萊和莉拉發現班德失蹤後利用尼卜勒(Nibbler)強大的嗅覺尋找,並在廢棄的遊樂園找到機器人地獄入口。音樂響起,機器人魔鬼開始詳細說明班德即將面對的懲罰,曲目結束時,弗萊和莉拉趕到現場,開始為班德向機器人魔鬼求情。

機器人魔鬼稱,根據《2275年地獄公平法》(Fairness in Hell Act of 2275),贏回班德靈魂的唯一辦法只有同魔鬼比賽演奏小提琴並獲勝。機器人魔鬼率先演奏安東尼奧·巴茲尼Antonio Bazzini)的《妖精之舞》(La Ronde des Lutins)。會打鼓的莉拉上台迎戰,但只拉出幾個音就足以證明她根本不是機器人魔鬼的對手,結果她就用手中的小提琴砸向機器人魔鬼。弗萊、莉拉和班德馬上逃跑,班德從會飛的酷刑機器人身上偷來翅膀,然後帶著弗萊和莉拉飛走。莉拉扔下沉重的黃金小提琴並砸在機器人魔鬼頭上,與班德和弗萊順利逃脫。班德承諾永遠不再做什麼大善機器人或大惡機器人,但還是先不退出機器人聖殿教。節目結束出現字幕時響起的電視劇主題曲不是原版,而是混音版。

Remove ads

製作

Thumb
《飛出個未來》執行製作人大衛·X·科恩

吸毒成癮改宗是《其他機器人皆地獄》的主要諷刺目標。大衛·X·科恩David X. Cohen)、馬特·格朗寧埃里克·卡普蘭在《飛出個未來》的DVD評論音軌中表示,他們對電視劇中各角色的塑造都很滿意,打算開始朝沒有嘗試過的方向發展。[1][2]科恩表示,班德吸電成癮的情節如果換成人類吸毒成癮肯定會有大麻煩,現在這樣再合適不過[3]。劇中部分涉及宗教的內容導致其中一名劇組成員反感,沒有參與節目製作[4]。科恩還稱,編劇組從本集開始不再像之前那麼緊張,工作起來更加隨意,所以之後的《飛出個未來》分集都有類似觀感[3]。據卡普蘭表示,《其他機器人皆地獄》剪輯前的素材足夠製作三集節目[5]

科恩與肯·基勒Ken Keeler)前往紐約,打算錄製野獸男孩的戲段[3]。兩人等待三天後接到電話,野獸男孩同意錄影,但之後未能落實[3],需要的音軌部分是後來錄製[3]亞當·約赫錄影時沒空,所以只有亞當·霍羅維茨麥可·戴門為各自的真人角色配音,霍羅維茨還為劇中的約赫配音[1][3]。野獸男孩在本集共表演三首歌曲,分別是1998年的熱賣單曲《星際系》(Intergalactic)、《超級迪斯科舞曲》(Super Disco Breakin),以及短暫的無伴奏合唱版《破壞》(Sabotage[1]。劇組起初邀請野獸男孩表演《為權利抗爭》(Fight for Your Right),但他們不同意[4]。《其他機器人皆地獄》包含《飛出個未來》開播後的第一首原創曲目《歡迎光臨機器人地獄》(Welcome to Robot Hell[1],由卡普蘭和基勒作詞,基勒與克里斯多福·廷(Christopher Tyng)作曲[3]。為班德配音的約翰·迪·馬吉歐演出頗受讚譽,據他在DVD評論音軌透露,雖然歌曲《歡迎光臨機器人地獄》的節奏很快,但本集演出最困難的地方還是演唱時要把音高降低一個八度[6]

Remove ads

主題

除《其他機器人皆地獄》外,《飛出個未來》極少聚焦宗教信仰,大多數分集的劇情表明,星際快遞船與公元3000年的絕大多數人類一樣不信教[7][8]。有兩個宗教角色在《其他機器人皆地獄》首次亮相,分別是機器人魔鬼和萊昂內爾傳教機器人牧師,之後都成為常設角色。機器人牧師說服班德加入機器人聖殿教時,語氣類似典型的美國城市非裔牧師,[7]接下來發生的一系列情節都與現實生活中許多人改宗後經歷類似[7]。馬克·平斯基(Mark Pinsky)指出,《其他機器人皆地獄》從兩方面闡述宗教的影響:班德改宗後變得更加虔誠,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他的境遇,但也導致角色身上出現不討喜的特點[7]。班德向「罪行」屈服後機器人魔鬼出場[7],據平斯基的著作《辛普森家庭傳福音》(The Gospel According to The Simpsons)表述,魔鬼索取班德靈魂時的理由和許多美南浸信會教義類似:「班德想要求情,但無濟於事。魔鬼說『你加入教會時就同意的』,所有美南浸信會都有這套說辭。『你犯了罪,就該下機器人地獄——永不超生』」[7]。節目最後,班德又恢復以前的習慣,發誓永遠不再做什麼大善機器人或大惡機器人,這段是惡搞《啟示錄》中人應對信仰保持溫和的說法[7]

文化指涉

Thumb
機器人魔鬼演奏小提琴

《其他機器人皆地獄》包含大量宗教戲仿情節,還有許多涉及虛構宗教主題作品的文化指涉。劇名《其他機器人皆地獄》是惡搞尚-保羅·沙特獨幕劇《密室》(Huis clos)的著名台詞「他人即地獄」[7][8]。機器人地獄各層次的懲罰和基本原理,特別是對地獄的描繪與但丁神曲》類似[7]。《地獄公平法》中受上帝譴責的人可以通過小提琴比賽挽救靈魂並贏得純金小提琴,這直接取自查理·丹尼爾斯樂團The Charlie Daniels Band)的歌曲《魔鬼降臨喬治亞》(The Devil Went Down to Georgia[7]。編劇科恩和男演員馬吉歐都在紐澤西州長大,所以劇中有取笑該州的笑料[1]

機器人聖殿教是惡搞山達基教會的虛構宗教[8][9],為此《飛出個未來》主創人格朗寧曾接到該教會電話,對兩者名稱相似「表示關切」[2]。格朗寧此前已在《辛普森家庭第九季分集《教派的喜悅》惡搞山達基[10][11]美國在線電視小隊(TV Squad)在本集評論文章之後附上提問:「機器人聖殿教是不是惡搞山達基教會?」[1]面對這個問題,男演員比利·維斯特Billy West)開玩笑叉開話題沒有回答[1]

Remove ads

反響

《其他機器人皆地獄》是格朗寧最喜歡的四集《飛出個未來》之一,之後與另外三集一起發行DVD套裝《怪物機器人狂人樂趣收藏》(Monster Robot Maniac Fun Collection[12]DVD包含格朗寧和馬吉歐的評論音軌,以及《其他機器人皆地獄》的全長動畫分鏡[13]。《溫斯頓-撒冷日報》(Winston-Salem Journal)稱讚《其他機器人皆地獄》是《飛出個未來》中表現相對優異的分集[14]丹·卡斯泰拉內塔在本集和《魔鬼雙手是非多》(The Devil's Hands are Idle Playthings)中對機器人魔鬼的詮釋贏得讚譽,評論稱讚他表現亮眼[8]。《南威爾聲回聲報》(South Wales Echo)在評論《飛出個未來》第一季時特別稱讚本集和《機器人星球的恐懼》(Fear of a Bot Planet)情節天馬行空[15]。《世紀報》的布萊恩·科蒂斯(Brian Cortis)給予節目三星好評(最高四星)[16]

《飛出個未來》在美國首播,但尚未在英國播出時,安德魯·柯林斯(Andrew Collins)就在《觀察家報》發文期待劇集開播,並特別稱讚《其他機器人皆地獄》和《愛之勞工迷失太空》(Love's Labors Lost in Space[17],認為劇中笑料充足而且信息量大[17]。《PopMatters》雜誌的約翰·內特爾斯(John G. Nettles)認為,無論班德的角色形象,還是《飛出個未來》「玩世不恭的幽默感和狡黠的社會諷刺」,都在《其他機器人皆地獄》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就連音樂曲目也「真他媽朗朗上口」[13]。美國在線電視小隊認為,《飛出個未來》最好笑的部分就是「機器人地獄」,特別是班德在機器人聖殿教「重生」以後[1]DVD判決DVD Verdict)網站刊登大衛·詹森(David Johnson)的評論,批評這集在班德身上花費太多筆墨[18],他對節目的整體評分為「B」(最高為「A」)[18]。此外,黑馬漫畫還根據節目推出漫畫圖書,副標題與本集相同,於2002年3月出版[19]

Remove ads

參見

電視主題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