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茲拉特科·柴可夫斯基
克羅地亞足球運動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茲拉特科·柴可夫斯基(克羅埃西亞語:Zlatko Čajkovski,1923年11月24日—1998年7月27日)是一位已故南斯拉夫足球員及足球教練,其身高僅1.64米,因而也被暱稱齊克(Čik,即「菸頭」之意)。這位前世界級球員曾隨南斯拉夫國家足球隊奪得1948年及1952年奧運會的銀牌,並參加了1950年和1954年世界盃。在效力游擊隊足球俱樂部期間,他曾加冕南斯拉夫國內的聯賽和盃賽冠軍,並在球員生涯結束前轉投科隆。作為總教練,柴可夫斯基則率領科隆奪得1962年的德國足球冠軍,又於1965年率領拜仁慕尼黑成功升入德甲,並奪得該俱樂部的首個歐戰錦標。
Remove ads
足球生涯
作為木匠佩塔爾(Petar)及妻子克里斯蒂娜(Christina)的長子,茲拉特克出生於薩格勒布,並與其年幼兩歲的胞弟傑伊科共同成長。他自1930年起便在卡普托爾街上的學校就讀,並在那裡接觸到了街頭足球。1934年,當時11歲的茲拉特克便隨家庭搬遷至馬克西米爾街區,[1]那裡是克羅埃西亞學術體育俱樂部(HAŠK)的所在地,而茲拉特科則自1937年在該俱樂部開始了青年足球生涯。[2]隨著1937年結束學業,他成為了皮革商人的學徒。[3]由於學徒工作時間較長,他每天僅能在午休時訓練一小時,於場上司職中場或中鋒。茲拉特科於15歲時便晉身19歲梯隊,至16歲時已經常獲得俱樂部二隊的徵召。1939年,在HAŠK客場以0比4不敵哈伊杜克的末輪聯賽中,茲拉特克完成了一線隊首秀。[4]在1940年順利完成皮革商人的學徒培訓後,茲拉特科便完全致力於足球運動。期間他曾入選南斯拉夫國家青年隊,並在1939-40賽季的多瑙盃賽中出場。[5]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茲拉特科被迫加入了青年工作團。成為士兵通常需要六個月的時間。但由於他是薩格勒布HAŠK和克羅埃西亞獨立國的成員,這項在薩格勒布城外5公里的「勞役服務」被延長了五年。實際上,茲拉特克在此期間一直踢足球。而薩格勒布也依然舉辦由十支球隊參加的內部錦標賽。[6]1942年11月1日,當克羅埃西亞國家隊在斯圖加特以1比5不敵德國國家隊時,茲拉特科司職左翼鋒參加了這場戰時國際比賽,並結識了年輕的德國球員弗里茨·瓦爾特。[7]
在薩格勒布的傳統俱樂部被奪權而相繼解散後,柴可夫斯基於1945年加入首都俱樂部游擊隊,並於1947年跟隨這支貝爾格勒球隊奪得了國內聯賽和盃賽的雙冠王。他於1949年再度加冕聯賽冠軍,於1952年和1954年則再奪得兩次盃賽冠軍。柴可夫斯基在1940年代共代表克羅埃西亞上陣兩次,後於1946年9月首次入選南斯拉夫國家隊,並隨隊參加了1948年倫敦奧運會。他與1945年加盟札格瑞布迪納摩的胞弟傑伊科一同闖入奧運會決賽,但最終以1比3不敵擁有貢納爾·努達爾、貢納·格倫和尼爾斯·利德霍爾姆等明星球員的瑞典。在1950年年巴西世界盃上,柴可夫斯基兄弟又於戰勝瑞士和墨西哥的比賽中上陣。但由於在分組賽末輪以0比2負於東道主巴西,南斯拉夫未能晉身決賽圈。
至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會,柴可夫斯基再度隨南斯拉夫闖入決賽。此番他們陣中儘管擁有布蘭科·澤貝茨和伊維察·霍瓦特等好手,卻依然被普斯卡斯·費蘭率領的匈牙利所擊敗,並促成了後者「黃金一代」的誕生。兩年後,在1954年瑞士世界盃賽上,南斯拉夫於分組賽先後戰勝了巴西、法國和墨西哥,至半準決賽才以0比2不敵最終的冠軍德國而遭到淘汰。1955年5月15日,柴可夫斯基在貝爾格勒以2比2戰平蘇格蘭的比賽中最後一次代表南斯拉夫上陣,結束了合共55次出場及射入7球的國家隊生涯。[8]他曾獲得的一項殊榮是於1953年10月受邀加入世界明星隊——為慶祝英格蘭足球總會成立90周年,他們在溫布利球場與英格蘭代表隊作賽,並最終以4比4握手言和。[9]
在達到相應的年齡門檻後,柴可夫斯基於1955年獲准移居國外。1955年7月6日,他最後一次代表游擊隊參加了對陣基輔迪納摩的比賽,然後加盟當時身處西德高級聯賽的科隆足球俱樂部。[10]在那裡,柴科夫斯基共出戰53場及射入5球,直至1958年。隨著他在科隆體育學院師從亨內斯·魏斯魏勒而考取了教練員執照,柴科夫斯基於1958年轉投以色列的海法工人,身兼球員及教練,並最終於1960年宣布掛靴。[11]
Remove ads
作為總教練,柴可夫斯基是在1960-61賽季的烏得勒支完成首次亮相。隨後,他獲得了老東家科隆的邀約,於1961年重返德國。在執教科隆的首個賽季,他便率隊奪得了德國足球冠軍,繼而於1963年再獲亞軍。同年,柴可夫斯基轉投當時仍身處地區聯賽的拜仁慕尼黑。至1965年,憑藉由門將瑟普·邁爾、防守球員阿道夫·孔斯特瓦德爾、維爾納·奧爾克、法蘭茲·貝肯鮑爾、卡爾-海因茨·博魯塔、以及攻擊手魯道夫·納夫齊格、萊納·奧爾豪澤、蓋德·穆勒和迪特·布倫寧格組成的豪華陣容,柴可夫斯基成功率領拜仁升入德甲聯賽。他在那裡一直擔任總教練至1968年,期間曾兩次奪得德國足協盃冠軍,並於1967年贏得了歐洲盃賽冠軍盃冠軍,這也是拜仁的首座歐戰獎盃。
在1968-69賽季,柴可夫斯基出任漢諾威96總教練,從1970年1月至7月則執掌奧芬巴赫踢球者。他率領後者奪得了1969-70賽季南部地區聯賽冠軍,並在升級附加賽中相繼戰勝波鴻、策倫多夫赫塔、狼堡和皮爾馬森斯之後,順利升入德甲。從1971年12月至1973年,柴可夫斯基轉而執教紐倫堡;從1973年至1975年則回到科隆,並率隊兩次獲得聯賽第五。之後,他又於1976年1月1日再次前往奧芬巴赫踢球者,在那裡執教至同年10月。
1977年夏天,柴可夫斯基移居希臘,加盟雅典AEK,並立即幫助球隊奪得了聯賽和盃賽的雙冠王。儘管如此,由於與俱樂部存在分歧,他仍然於季末離隊。隨後在瑞士和奧地利的執教生涯中,柴可夫斯基未能再獲成功,至1981年秋天,即當季聯賽開始僅數輪後,他被格拉茲競技解僱。同年冬天,柴可夫斯基作為漢斯·蒂爾科夫斯基的繼任者再次接任雅典AEK總教練。但這段執教經歷亦未及成功,他不得不在賽季結束前離開。柴可夫斯基執教生涯的最後一站也在希臘,這次是阿波羅卡拉馬里亞。然而,他在這家塞薩洛尼基俱樂部的任期也僅從1983年11月持續至1984年1月,在此期間共指揮了九場比賽。[12]
Remove ads
Remove ads
成就
- 奧運會銀牌:[14]1948年、1952年
- 南斯拉夫足球甲級聯賽冠軍:1947年、1949年
- 南斯拉夫盃冠軍:1947年、1952年、1954年
個人生活
作為首位月薪超過20000馬克的德甲總教練,柴可夫斯基以其活潑的天性和結巴的德語而聞名。當他被要求更好的學習德語時,他曾表示「我不是德語老師,而是足球老師」。[15]在客場以1比8不敵丹地聯後的返程飛行之前,有傳聞稱他還說過「最好飛機墜毀」。[16]
1967年,柴可夫斯基曾與瑟普·邁爾和蓋德·穆勒一同,參與了由羅伊特維希·托馬所著的喜劇《當羅伊特維希加入演習》的演出,他在劇中飾演一位巴伐利亞王國陸軍的炊事員(配角)。當一位軍官問到,他不是巴伐利亞人,他在那裡做什麼時,齊克回答「我是自願加入進來,但我的肉體和靈魂都屬於巴伐利亞」,這顯然是以詼諧的方式提到他當時在拜仁慕尼黑的執教行為。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