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內奧地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內奧地利(德語:Innerösterreich;斯洛維尼亞語:Notranja Avstrija ;義大利語:Austria Interiore)是 14 世紀末至 17 世紀初用於指代塞默靈山口以南的哈布斯堡世襲土地的術語。指代施蒂利亞、卡林西亞和卡尼奧拉的帝國公國以及奧地利濱海地區的在內的廣大土地。其大公和總督的住所位於格拉茨的城堡群。

施蒂利亞公國
卡林西亞公國
卡尼奧拉公國
戈里齊亞和格拉迪斯
的里亞斯特帝國自由市
地理
內奧地利管轄疆域廣大:東南到卡尼奧拉,與克羅埃西亞哈布斯堡王朝接壤;在西部,延伸到薩爾茨堡大主教區和蒂羅爾;在東部則是由穆爾河作為了其與匈牙利王國的天然邊界;其北部延伸到上施蒂利亞與下施蒂利亞,與奧地利大公國(下奧地利)南界相連;在南部,則為戈里齊亞伯國和杜伊諾(Tybein),與威尼斯的大陸部分接壤。此外,內奧地利還管轄著亞德里亞海沿岸的里雅斯特帝國自由市與帕津周圍的伊斯特拉邊區和利伯尼亞(Λιβουρνία)的里耶卡自由港等較小的地區。
歷史
自 1192 年起,奧地利的巴本堡王朝公爵們就以個人聯盟的形式統治著施蒂利亞地區,1278 年德意志的魯道夫一世在馬奇費爾德戰役中獲勝後,施蒂利亞最終與奧地利一起被德意志國王哈布斯堡的魯道夫一世取得。
1365 年,奧地利公爵阿爾布雷希特二世[1]之子,年僅26歲的魯道夫四世暴死。皇帝查理四世便將魯道夫的土地封給了哈布斯堡家族的阿爾布雷希特三世和利奧波德三世,這也導致了阿爾布雷希特支系與利奧波德支系對哈布斯堡家族的遺產的爭執。
在 1379 年的諾伊貝格條約中,他們最終分割了魯道夫的領地。年長的阿爾貝蒂尼家族統治著奧地利大公國。而年輕的利奧波德家族則統治著施蒂利亞、克恩頓和卡尼奧拉公國,之後這些公國被合稱為 "內奧地利"。[2]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