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內蒙古博物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內蒙古博物院(英語:Inner Mongolia Museum),舊名內蒙古博物館,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與內蒙古烏蘭恰特大劇院毗鄰。館舍主體建築面積5萬餘平方公尺,由陳列展廳區、文物庫房區、觀眾服務區、業務科研區及多功能廳等各部分組成。
博物院是內蒙古最大以及最重要的博物館機構,兼具歷史和自然博物館的職能。院內收藏有古生物化石、歷史文物、民族民俗文物15萬餘件組,其中珍貴文物5600餘件套,國家一級文物650件套。展覽按照草原主線而安排,突出地域與民族特色。展品涵蓋了從化石到現存生物,從各個民族的起源到發展壯大的代表文物,揭示了中國北方生態變遷史與草原文明發展史的扼要進程。
Remove ads
歷史沿革
內蒙古博物院原名內蒙古博物館,成立於1957年5月1日(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十周年之際),館址位於呼和浩特市中心呼倫貝爾路西側,建築面積15,000餘平方公尺,建築充滿蒙古族特色,博物館上的奔馬塑像曾經多年是內蒙古電視台的開播圖像。博物館是新呼和浩特八景之一(「駿馬騰飛」)。
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之際,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決定內蒙古博物館興建新館,作為自治區成立六十周年的獻禮工程。新館選址東二環路與新華東街交匯處,緊臨內蒙古烏蘭恰特大劇院。博物館前的廣場上安放著200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向自治區贈送的「民族團結大鼎」。新館為六層建築,長287公尺,寬120公尺,高49.5公尺,建築面積51,350平方公尺。[1]新館的展廳面積大約是舊館的十倍。2007年7月初,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將內蒙古博物館改名為內蒙古博物院。同年7月31日,博物院舉行落成典禮,8月8日正式開館。[2]
Remove ads
基本陳列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