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農民國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农民国际
Remove ads

農民國際(俄語:Крестьянский 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是共產國際於1923年發起的農民統一戰線的國際組織,1939年解散,部分人員轉入歐洲農民協會

快速預覽 簡稱, 成立時間 ...
Thumb
1928-1939年農民國際的主要負責人為保加利亞共產黨黨員瓦西里·科拉羅夫

歷史

最早可以追溯到波蘭共產黨黨員,前波蘭農民黨黨員並當選波蘭國會議員的托馬斯·冬巴爾英語Tomasz Dąbal提出建立農民的國際組織。[1]1923年6月19日,他在《真理報》發表文章,分析在東歐各國農民黨的崛起,建議推動工農聯盟的形成。[1] 由於有利於農民的新經濟政策的實施,蘇聯推動農民國際組織的形勢逐漸形成。

1923年10月10日至16日,成立大會在莫斯科召開。[1]40個國家的158名代表與會。選出的領導機關為國際農民理事會(International Peasant Council)。理事長為斯米爾諾夫(A. P. Smirnov)。1928年保加利亞人瓦西里·科拉羅夫當選為農民國際執委會主席。

1924年4月開始出版機關刊物《農民國際》。片山潛胡志明都在該刊物發表過文章。[2]

1939年蘇芬戰爭爆發後解散。

歷屆國際會議

更多資訊 事件, 地點 ...

各國附屬組織

延伸閱讀

  • Lowell K. Dyson, "Red Peasant International in America,"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vol. 58 (1972), pp. 958-973.
  • Graeme J. Gill, Peasants and Government in the Russian Revolution. London: Macmillan, 1979.
  • M.M. Goranovich, Крах зеленого 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а, 1921-1938 (The Collapse of the Green International, 1921-1938). Moscow: Nauka, 1967.
  • George D. Jackson, Jr., Comintern and Peasant in East Europe (1919-1930).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6.
  • George D. Jackson, Jr., "The Krestintern and the Peasant as Revolutionary," Jahrbücher für Geschichte Osteuropas, vol. 14, no. 2 (June 1966), pp. 213-231. In JSTO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move ads

外部連結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