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馮繼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馮繼業(927年—977年),字嗣宗五代十國北宋將領,大名府(今河北大名縣)人。

父親馮暉,曾任朔方節度使,封衛王。馮繼業幼年時聰慧機敏,有度量,憑藉父親的恩蔭補任朔方軍節院使,跟隨父親歷任邠州孟州官職,等到父親再次統領朔方時,他都擔任牙將一類的職務。後周廣順初年(951年),馮暉病重,馮繼業圖謀殺死兄長馮繼勛。馮暉去世後,馮繼業便代替父親擔任朔方軍留後。憑藉朝廷郊祀典禮的恩賞,他加官靈州大都督府長史,升任朔方節度使,兼任靈環觀察、處置、度支、溫池榷稅等使。馮繼業統領藩鎮後,頗為驕橫放縱,時常出兵劫掠羌人部落,羌人不願歸附他;他對待士兵也缺少恩惠。周恭帝時期,馮繼業擔心士兵發動叛亂。因趙匡胤此前在藩鎮時,自己曾得以侍奉,於是預先將家人遷到京城。建隆初年(960年),馮繼業入朝覲見宋太祖趙匡胤,接連進獻駱駝、馬匹、珍寶器物。開寶二年(969年),朝廷賜詔書嘉獎他,任命他為靜難軍節度使。開寶三年(970年),他改任定國軍節度使,當地官吏百姓為他立碑,稱頌他留下的仁政。太平興國初年(976年),馮繼業入朝覲見,被封為國公,留在京城。第二年,他去世,時年五十一歲,追贈侍中[1]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