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凱伊士環形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凱伊士環形山(Kiess)是位於月球正面史密斯海西南部一座古老的大撞擊坑殘跡,約形成於前酒海紀[1],其名稱取自美國天文學家卡爾·克拉倫斯·凱伊士(Carl Clarence Kiess,1887年-1967年),1973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批准接受。
描述

該隕坑西側毗鄰克斯特納環形山;西北靠近卡里略隕石坑;霍爾丹隕石坑位於它的北面;東北則是沃納隕石坑;凱伊士環形山的東側為魏德曼施泰登環形山;而豪特曼斯隕石坑和布雷克隕石坑分列於它的東南和西南;南面橫亙著克雷伊肯隕石坑[2]。該隕坑的中心月面坐標為6.41°S 84.11°E, 直徑67.8公里[3],深度約800米[4]。
凱伊士環形山的內部已完全被玄武岩熔岩掩沒,僅剩下一圈狹窄的殘壁突兀在史密斯海表面,其中:西南側坑壁最高,東北側寬大的峪口則緊連著略小的魏德曼施泰登環形山。該隕坑邊緣輪廓呈多邊形,南北方向稍長,除魏德曼施泰登環形山外,坑壁上沒有覆蓋其它較醒目的撞擊坑,坑內部容積約為3400公里³[1]。坑底反照率較低,幽暗的表面類似相鄰的月海,西部區延綿著一道低矮的山脊,一直延伸到它的內側壁。
Remove ads
另請參閱
- 小行星1788 凱伊士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