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凱伊拉龍屬

泰坦巨龙类的一属爬行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凯伊拉龙属
Remove ads

凱伊拉龍屬名Caieiria,命名自發現化石的凱伊拉地區)是巴西晚白堊世加爾加山組英語Serra da Galga Formation(原為瑪麗亞組英語Marília Formation的一個層段)發現的一屬泰坦巨龍類恐龍。模式種兼唯一種是異尾凱伊拉龍Caieiria allocaudata)。[1]

快速預覽 科學分類, 模式種 ...
Remove ads

發現與命名

古生物學家盧埃林·伊沃·普萊斯英語Llewellyn Ivor Price於19世紀40至60年代在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加爾加山組的「凱伊拉」地("Caieira" locality)挖出數批泰坦巨龍類化石,並在1957年左右發現凱伊拉龍正模標本。其中兩個――即「Series B」(或MCT 1488-R)和「Series C」(或MCT 1490-R)已分別成為泰坦巨龍類兩個屬――即三角區龍包魯巨龍的正模標本。前者的描述者亦將十節尾椎即MCT 1719-R歸入三角區龍以作為這個新屬的副模標本。[2]2022年,西爾瓦·朱尼爾和同事報告了相同地區BR-262地發現的更多泰坦巨龍類化石,並根據這一新證據重新考慮將MCT 1488-R視為包魯巨龍標本之一,因此將三角區龍列為包魯巨龍的異名。他們還將尾部化石與三角區龍分開,並將其命名為新屬新種異尾凱伊拉龍(Caieiria allocaudata)的正模標本。屬名「Caieiria」命名自凱伊拉地,而種名「allocaudata」意為「奇怪的尾巴」,指其獨特的解剖學特徵。[1]

Remove ads

描述

描述作者指出本屬區別於布氏包魯巨龍、里氏烏貝拉巴巨龍和弗氏岡瓦納巨龍的2項特徵。尾椎具有堅固的側突且垂直擴展至其椎體高度的一半。前段尾椎的後椎骨關節突板(lamina postzygapophysealis)和中央副椎骨關節突板(lamina centrodiapophysealis)之間存在深凹。[1]

分類

西爾瓦·朱尼爾等人進行一項泰坦巨龍類系統發育分析,其中包含凱伊拉龍和結合三角區龍信息的包魯巨龍在內。這兩個分類單元都被發現處於風神龍族基幹的一個演化支中,後者則像很多其他分析一樣被發現處於林孔龍類中。分支圖如下:[1]

林孔龍類 Rinconsauria

林孔龍 Rinconsaurus

烏貝拉巴巨龍 Uberabatitan

風神龍族 Aeolosaurini

包魯巨龍 Baurutitan

岡瓦納巨龍 Gondwanatitan

布拉瓦龍 Bravasaurus

凱伊拉龍 Caieiria

穆耶恩龍 Muyelensaurus

奧韋羅龍 Overosaurus

阿魯達巨龍 Arrudatitan

風神龍未定種 Aeolosaurus sp.

高原巨龍 Punatitan

古生態學

在2020年含化石岩層被划進其它地層前,加爾加山組的古生物群原被認為屬於瑪麗亞組。[3]除包魯巨龍和凱伊拉龍外,該地層的其它動物包括半鳥亞科的漁龍和鱷形超目的埃他鱷佩羅鱷烏貝拉巴鱷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