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撒茅利塔尼亞
罗马帝国行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凱撒茅利塔尼亞(拉丁語:Mauretania Caesariensis)是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最有可能是位於今阿爾及利亞的馬格里布地區[1]。行省全名來自於其首府凱撒里亞茅利塔尼亞(今歇爾謝爾),從而與相鄰的以廷吉斯(今摩洛哥丹吉爾)為首府的廷吉塔納茅利塔尼亞區分開來。
公元40年茅利塔尼亞王國托勒密王朝的最後一任統治者茅利塔尼亞的托勒密被卡里古拉殺害後後,羅馬皇帝克勞狄烏斯大約於44年吞併了王國,並置為兩個行省:凱撒茅利塔尼亞與廷吉塔納茅利塔尼亞[2],均為元首行省[3]:365。穆盧卡河成為二者的邊界[2][4]。後在293年戴克里先的行政改革時期,從東部拆分出了新的斯提芬茅利塔尼亞行省,首府為斯提菲斯(今塞提夫)[5]。5世紀西部帝國衰落時期,領土收縮至了首府凱撒里亞附近,腹地盡失,起初失陷於汪達爾王國,後為摩爾-羅馬王國。查士丁尼一世統治時期羅馬重新收回此地,580年代晚期皇帝莫里斯在位時期,整個馬格里布地區被置於阿非利加總督區下。凱撒茅利塔尼亞也成為了新的第一茅利塔尼亞行省。穆斯林征服馬格里布終結了羅馬在茅利塔尼亞的統治,其成為了倭馬亞王朝及中世紀穆斯林阿爾及利亞的一部分[3]:386。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