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凱萊隕石坑

陨石撞击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凱萊隕石坑
Remove ads

凱萊隕石坑(Cayley)是位於月球正面靜海西側附近的一座小撞擊坑,約形成於32-11億年前的愛拉托遜紀[1],其名稱取自英國數學家阿瑟·凱萊(1821年-1895年),1935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接受。

快速預覽 凱萊隕石坑, 坐標 ...

描述

該隕坑西側和東北偏東分別毗鄰大小相似的休厄爾隕石坑阿里亞代烏斯隕石坑,稍大的狄奧尼修斯隕石坑位於它的東南,而它的南面則靠近更小的德摩根隕石坑,凱萊隕石坑的北面和東南分別橫亙著筆直的阿里亞代烏斯月溪和蜿蜒的李特爾月溪[2]。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4.0°N 15.1°E / 4.0; 15.1,直徑14.20公里[3],深約2.293公里[1]

凱萊隕石坑外觀呈圓杯狀,帶有一個平坦的小坑底。它的坑壁峰沿峻峭側立,最大高出周邊地形530米[1],平整的內壁坡呈現出較高的反照率,但仍沒有東南的狄奧尼修斯隕石坑明亮,並且缺乏射紋系統。其形態特徵隸屬於"BIO 型"(以該類隕石坑的典型代表—"畢奧隕石坑"所命名),並被月球和行星觀測協會(ALPO)列入《內側壁帶有深色輻射紋的撞擊坑列表》[4]

環凱萊隕石坑周邊平緩、起伏的平原,被非正式地稱作凱利建造(Cayley Formation)或凱利地層。有點類似月海,但是具有更高的反照率,且與靜海東側邊緣重疊。科學家們推測這片平原可能是大型撞擊盆地如雨海東方海形成時,所拋出噴發物的堆積、沉澱而形成。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另請參閱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