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自說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自說品》(梵語Udānavarga),音譯為《優陀那品》,是蒐集了初期佛教時期佛陀感興而發的格言式偈頌。《自說品》的許多品名、偈頌和整體形式類似於《巴利三藏·小部》中的《法句經》與《自說經》,但非巴利三藏的一部分,屬於說一切有部的傳承。現存兩種梵語版本,兩種漢譯版本以及兩、三種藏語版本。[1][2]

名稱

說一切有部將其法句命名為《自說品》(Udānavarga)。Udāna,意譯作「自說[3]、「感興語」[4],《出曜經》譯為「出曜」[5][6],《法集要頌經》譯作「法頌」[6]

內容

《自說品》分為33品,約900多偈。33品標題為:[7]

更多資訊 品, 梵語標題 ...
Remove ads

版本

現存梵語版《自說品》屬於說一切有部。其中使用古典梵語的版本較為知名,是法救英語Dharmatrāta所編,出土了多份寫本與殘卷,內容也被一些作品引用。Franz Bernhard將其整理出版。這是現存《自說品》及《法句經》最長的版本,971偈分為33品。[8] 使用佛教混合梵語的版本在龜茲東北出土,它是於三世紀時以婆羅米文寫成,現藏法國國家圖書館。此版有33品,超過600偈。[9]與巴利語《法句經》的偈頌相比對,古典梵語的版本有更多的差異,而佛教混合梵語的版本差異較小。[10]

漢傳佛教大正藏》收錄兩種《自說品》的漢譯本。《出曜經》於399年由竺佛念譯出,934偈分為33品,保存了對《自說品》的註解。《法集要頌經》於985年由天息災譯出,933偈分為33品,沒有註解。[11][12]

藏語版是由Vidyaprabhakara於九世紀時譯成藏語,包括了慧鎧英語Prajñāvarman的註解。[13]該版現已譯成英文出版。[14][15]

編集

通常認為編集者是法救英語Dharmatrāta。如《大毘婆沙論》中說「佛去世後 ,大德法救展傳得聞,隨順纂集,制立品名。謂集無常頌,立為無常品;乃至集梵志頌, 立為梵志品」。

Brough引用《大智度論[16],將其敘述解讀為是指佛陀涅槃後立刻就編集了《自說品》,認為是在第一次結集的時候就開始編集,而法救的貢獻是撰作註解。[17]印順法師認為法救是說一切有部《法句經》的擴編者,而不是創編[18]

文本比較

梵語與藏語《自說品》的內容大致相同,其中約360偈與巴利語《法句經》大致相同。[19] 《自說品》與《法句經》的比較如下表:[1][19]

更多資訊 名稱, 品數 ...

衍生作品

《自說鬘》(梵語Udānālaṅkāra)是以龜茲語(西方稱為「乙種吐火羅語」)寫成的散文,註解《自說品》。[20] 《自說讚》(梵語Udānastotra)是以龜茲語寫成的韻文,唱頌書寫《自說品》的功德。[21]

註釋

引用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