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刀齒龍屬
沧龙科的一属爬行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刀齒龍屬(學名:Kourisodon)是已滅絕滄龍科下的一屬,化石出土於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的溫哥華島[1],以及日本的和泉層群[2];生存年代為白堊紀晚期的晚桑托期至晚馬斯垂克期。


Remove ads
命名學
刀齒龍屬的學名「Kourisodon」來自於古希臘語的κουρίς kourís,意思為剃刀;以及 ὀδών odon,意思為牙齒。
描述
龐特利奇刀齒龍的化石出土自地質年代屬於桑托期的彭德層,位於龐特利奇河沿河岸,種名亦是得名於此。牠們屬於較小型的滄龍物種,體長僅有約3.75公尺(12.3英尺),與其當時生活於同一片太平洋海域的物種包括薄板龍科物種、龜、以及其他滄龍總科物種,但是缺乏雙臼椎龍科物種[1]。
2005年,於日本四國和泉層群發現的零碎化石,被認為屬於刀齒龍屬。這個樣本展現了與龐特利奇刀齒龍相異的特徵,包括較長的上頜齒,也因此科學家認為牠們屬於另一個刀齒龍屬下的另一個新物種,但目前仍未正式發表命名。另外,於和泉層群也有發現疑似屬於刀齒龍屬幼年個體的化石遺骸[2]。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