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分離龍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分离龙族
Remove ads

分離龍族(學名:Kritosaurini)是鴨嘴龍科櫛龍亞科恐龍的一個演化支,生存於白堊紀晚期。

快速預覽 科學分類, 模式種 ...
Remove ads

發現與命名

該分類群第一個被發現的成員是分離龍,由古生物學家巴納姆·布朗命名於1910年。[1]四年後,加拿大古生物學家勞倫斯·賴博命名了鉤鼻龍[2]隨後,人們立即意識到這兩個分類群之間的相似性,在整個二十世紀,後一個屬的有效性受到懷疑,有人認為二者是同一物種。[3][4]直到20世紀90年代,它們才被確認為不同的屬。[5]大約在這個時候,與之相關的鴨嘴龍類如納秀畢吐龍[6]獨孤龍[7]被發現,對該分類群的現代解釋開始發展。[8]

該分類群由麥可·布雷特·蘇爾曼英語Michael Brett-Surman於1989年首次作為一個提出。[8]2014年阿爾伯特·普里托·馬爾克斯英語Albert Prieto-Márquez首次將其定義為「鴨嘴龍中最為獨有的一個分支,包括:納瓦霍分離龍(Brown,1910年)、著名鉤鼻龍(Lambe,1914年)和奧氏納秀畢吐龍(Hunt與Lucas,1993年)」。[9]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