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劉殷 (大昌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生平
劉殷年幼時失去父母,家境貧寒,因贍養曾祖母以孝著稱,別人送他糧食布帛,劉殷接受卻不道謝,說:「等我富貴了一定酬謝。」劉殷長大後,學識淵博,精通經史典籍,性情卓越,胸懷大志,節儉不粗陋,清高不孤僻,使人見到他感到恭順而不能侵犯。301年,司馬顒徵召劉殷擔任軍咨祭酒。
310年七月初九,漢國皇帝劉淵臥病不起,以光祿大夫劉殷為左僕射。311年正月廿二日,漢國皇帝劉聰打算納娶太保劉殷的女兒,太弟劉乂勸諫。劉聰詢問太宰劉延年、太傅劉景,二人說:「太保劉殷自稱是周代劉康公的後代,與陛下不是一個族源,娶她有什麼妨害?」劉聰很高興,封劉殷的兩個女兒劉英、劉娥為左、右貴嬪,位在昭儀之上。又納娶劉殷的四個孫女都當作貴人,地位低於貴妃。這樣六劉所受的寵愛占滿後宮,劉聰很少再出門到外面,政事都由宦官中黃門傳達。
312年,中軍大將軍王彰勸諫劉聰,王彰被囚禁起來。太弟劉義,單于劉粲、太宰劉延年、太保劉殷等公卿大臣列侯一百多人,都請求赦免王彰,劉聰下令每人賜百匹布帛,提升王彰為驃騎將軍,封定襄郡公。六月,大昌文獻公劉殷去世。
劉殷當丞相,從不冒犯皇帝違反聖旨,但經常為具體的事進宮規勸,對劉聰補益很多。劉聰每次和大臣們議事,劉殷不表態,等大臣們離開,劉殷單獨留下,為劉聰對所議鋪陳發揮再理出頭緒,商討事宜,劉聰從沒不採納他的建議的時候。劉殷歷任侍中、太保、錄尚書等職,劍履上殿、入朝不趨、乘車入宮等特權。劉殷在公卿大臣中謙恭有禮,以長壽善終。
根據晉書記載,劉殷於永嘉之亂被漢軍俘虜,並被劉聰看重認命,資治通鑑中亦沒有劉殷在永嘉之亂以前在漢趙的記載。另外蔡東藩(民國)在其所著的晉史演義的人物點評中,也寫劉殷是永嘉之亂之後到漢趙的。(屬永嘉之亂,沒於劉聰。聰奇其才而擢任之,累至侍中、太保、錄尚書事。竟以壽終。)因此我認為上一位編輯者對劉殷被劉淵任命的說法並不正確,兩種說法都留在這供後人評說。——《晉書》這段「永嘉之亂,沒於劉聰」,應該理解為在那段紛亂的歷史事件前後,並不特指永嘉五年(311年);且《晉書》在這段話之前記載「轉拜新興太守」,屬地為今山西忻州,正是漢趙的治下。304年劉淵割據稱漢,308年(永嘉二年)據有今山西全境並稱帝——料想最遲至308年,彼時劉殷大概已經從逆,並受到劉淵的賞識,所以才有310年劉淵臨終任命劉殷為左僕射。
Remove ads
延伸閱讀
[編]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