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利蓋蒂·捷爾吉
当代古典音乐先锋派作曲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利蓋蒂·捷爾吉·山多爾(匈牙利語:Ligeti György Sándor,發音:[ˈliɡɛti ˈɟørɟ ˈʃaːndor],1923年5月28日—2006年6月12日),當代古典音樂先鋒派作曲家。他是自巴托克以來最重要的匈牙利作曲家,《氣氛》(Atmospheres, 1961年)發展了音塊作曲手法,標誌著新音樂在技術上和美學上的一個轉折點,確立了利蓋蒂作為歐洲先鋒派音樂主要作曲家的地位。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受電子音樂的啟發,但是其創作主要還是以鋼琴、小提琴、管弦樂團等演奏為主。
Remove ads
生平
利蓋蒂出生於特爾訥韋尼,1945年至1948年間在布達佩斯李斯特音樂學院向法卡什·菲倫茨(Farkas Ferenc)和維列斯·山多爾(Veress Sándor)學習,從1950年起在該校先後任過和聲、對位和音樂分析教師。1956年以後,利蓋蒂移居維也納,1957年至1958年期間曾在科隆電子實驗室工作,1959年開始在達姆施塔特暑期音樂講習授課,從1961年起在斯德哥爾摩音樂學院任教,1967年入奧地利籍,從1973年起作為漢堡音樂戲劇大學作曲系教授直至退休。
利蓋蒂於2006年6月12日逝世於維也納,享年83歲[1]。
作品
他的一些創作思想在《幻象》(Apparitions,1958–1959年)中已初見端倪,隨即在他對序列技術的理論與實踐的批評性研究中得到發展。在這個過程中,他意識到序列主義必將導致清晰的音程與節奏的消失,這個結論使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放棄對個別可感音程和節奏的關注,專心於音本身的色彩和深度的探索,注重它的外部音量和內部織體的創造,注重音塊與音色的變換。
60年代中葉以來,利蓋蒂的作品顯示出越來越強烈的與眾不同的傾向,特別是在和聲方面,他嘗試用微分音來使音高的層次變化和色彩的明暗更精細。
60年代後期,他的音樂織體變得清澈透明,從作品中往往可以清晰地體察到旋律和節奏的型態。
利蓋蒂不僅是一位樂隊音樂作曲家,也是一位鍵盤音樂作曲家;《11首利車卡爾曲》(Musrata)創作於1951–1953年期間,這套作品中的第11首,被利蓋蒂於1953年改編成管風琴獨奏,第3、5、7、8、9、10首,也於同年改編為管樂五重奏的《6首鋼琴小品曲》,此外,全部《11首利車卡爾曲》以及其他一些鍵盤作品,都有「手搖風琴」(Barrel Organ)改編曲。
Remove ads
- 管弦樂作品《氣氛》(Atmosphères)曾由於被用在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而廣為人知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