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劉光第
清末“戊戌六君子”之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劉光第(1861年6月18日—1898年9月28日),原名光謙,字德星,號裴村、又號古愚、吉六,四川富順南趙化鎮西街風景間處人,祖籍福建武平,客家人,清末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生平
光緒九年(1883年)癸未科殿試二甲第八十八名進士,同年五月,著以主事分部學習[1],任刑部主事。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入保國會。因參與維新變法,被慈禧太后處斬[2]。與譚嗣同、林旭、楊銳、楊深秀、康廣仁等人並稱戊戌六君子。
著作
有《介白堂詩文集》存世。多愛國傷感時事。
墓葬
劉光第慷慨就義後。由同鄉四川進士李徵庸收其屍,運回富順縣[3],埋葬於富順縣山中,後轉葬於富順縣烈士陵園(位於富順西湖旁五虎山上),有塑像。劉光第墓現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註釋
延伸閱讀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