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劉崇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劉崇佑(1877年—1942年),字厚誠,號菘生福建福州府侯官縣人,清朝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律師[1]

生平

劉崇佑來自福州龍山劉氏家族,祖父劉齊銜,父劉學恂,劉崇佑為劉學恂長子,有弟劉崇傑[2]

清朝光緒十九年(1893年)癸巳恩科福建鄉試舉人。後來他留學日本學習法律,畢業於明治法政學堂,被人稱作「雙榜舉人」。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任福建諮議局副議長,傾向民主革命。宣統三年(1911年)二月,他和林長民創辦了私立福建法政專門學校,並任董事長。該校是中國當時最大的三所私立法政學校之一[1]

辛亥革命後,他當選北京臨時參議院議員、民元國會眾議院議員。1916年他曾和湯化龍等人創立憲法案研究會[3]。後來,他在曹錕賄選前辭職,退出政界,專任律師。他還曾經兼任《晨報》和中國銀行總行法律顧問。他和梁啟超李大釗沈鈞儒陳叔通鄒韜奮等人來往密切。在1919年五四運動中,他作為律師為北京大學學生出庭辯護,獲學生贈與大銀杯。1920年一·二九慘案中,天津南開大學學生周恩來郭隆真張若名於方舟等4人被捕,劉崇佑受天津學生聯合會的委託為他們進行辯護,使四人以羈押和罰款而被釋放。天津學生聯合會為此向劉崇佑致贈景泰藍大花瓶。周恩來、郭隆真、張若名等人準備留法勤工儉學時,劉崇佑資助他們,使他們得以成行。後來劉崇佑還在他們留學期間提供部分生活費[1]

抗日戰爭爆發前夕,沈鈞儒、鄒韜奮等救國會七君子因抗日而遭到國民黨當局逮捕,囚禁於蘇州監獄。劉崇佑毅然參加律師團,任首席辯護人,出庭辯護[1]

1942年,劉崇佑病逝[1]

周恩來聽說他病逝,讚道:「劉崇佑先生是中國一位有正義感的大律師。」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上海後,周恩來曾經托上海市市長陳毅關照劉崇佑的夫人和親屬[1]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