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劉恂 (三國)

劉禪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劉恂(? - ?),一名三國時期蜀漢後主劉禪的兒子。

生平

景耀二年(259年)六月,劉禪將劉恂冊立為新興王[1]。蜀漢滅亡後。劉恂與劉禪及劉禪的其餘後裔遷徙到洛陽。劉恂兄長劉璿先死於鍾會之亂,劉禪本應立次子劉瑤為嗣,但因為偏愛劉恂而立劉恂為嗣,文立勸諫,劉禪不聽。劉禪去世後,劉恂承襲為安樂縣公[2],劉恂驕橫暴虐,梁州、益州的人士都想上表廢黜他,文立阻止他們說:「他只損害了自己的家族,不殃及百姓。」後來劉恂淫亂無道,何攀上庸太守王崇涪陵太守張寅作書進諫指責,要他思量文立所言。[3]

劉恂的子孫於永嘉之亂時全部死絕。[4]

清朝學者張澍記載洮陽王劉恂不願被遷移到洛陽,與關索商議後南逃,衛瓘派騎兵追擊,霍弋呂凱合力攔阻,追兵才退去。諸葛瞻的兒子諸葛質爲使者進入南中與入與孟獲之子夷帥孟虬聯絡,孟虯之母祝融夫人認為如果拒絕是不仁的行為,於是孟虬聽從了母親的建議,回復劉恂,讓他住在永昌。[5]張崇琛指出此記載中劉恂的封號洮陽王錯誤,且與孫盛蜀世譜》記載完全矛盾,而關索、祝融夫人出自元、明之際的《花關索傳》及《三國演義》,諸葛質也不見於隋唐之前的典籍,均為虛構人物,所以張澍的記載並不可靠。[6]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