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劉應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劉應節(1523年—1590年),字子和,號白川[2],山東承宣布政使司萊州府濰縣(今山東省濰坊市)人,明朝軍事將領、政治人物。
生平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癸卯科山東鄉試中舉第四名。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登丁未科進士,吏部觀政,二十八年授任戶部廣東司主事。明年庚戌秋,韃虜入古北口,直犯京師,奉命餉軍密雲,明年榷稅清江浦,三十一年壬子宣大發生饑荒,奉命賑濟。三十二年癸丑轉員外郎,遷郎中。三十四年乙卯出知懷慶府,以外艱歸,服除赴闕,逾歲補順德府,四十一年擢升山西按察司副使、井陘兵備,兼轄三關。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升陝西左參政,不久擢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遼東,丁內艱歸。
隆慶元年(1567年),詔起擔任河南巡撫,抵禦俺答汗進攻[3]。隆慶四年七月,進右副都御史[4],十月升任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代譚綸總督薊、遼、保定軍務[5]。
萬曆元年(1573年)七月升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仍然擔任薊遼總督。二年秋改南京工部尚書,萬曆三年(1575年),召為南京兵部尚書[6]。萬曆五年,擔任刑部尚書[7];之後被馮保等閹黨誣陷彈劾,致仕歸鄉。致仕十五年,兩台薦章凡十二上,再徵為南京工部尚書,皆不就,萬歷十八年六月在家卒,贈太子少保[8][9]。
Remove ads
家族
延伸閱讀
[編]
《國朝獻徵錄·卷之四十五》,出自焦竑《國朝獻徵錄》
《明史卷二百二十》,出自《明史》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