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劉文金

中國音樂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劉文金(1937年5月—2013年6月27日),生於河北唐山,籍貫河南安陽中國大陸國樂作曲家。劉文金曾任中央民族樂團團長、中央歌舞劇院院長(1995年-2001年)[1],並被國樂界譽為「劉天華以來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2]

快速預覽 劉文金, 傳統音樂 ...

生平

劉文金祖籍河南省安陽縣民國26年(1937年)5月生於河北省唐山市,幼時即隨家人回到安陽生活。1951年,時年14歲的劉文金考入安陽縣一所中學,他加入學校樂隊後學會演奏二胡笛子月琴風琴。1954年,劉文金來到河南省會鄭州市就讀高中,被推選為樂隊隊長。1956年他高中畢業後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先後向林超夏黃曉飛學習作曲,向吳式鍇段平泰楊儒懷吳祖強王澍等學習和聲復調、作品分析、管弦樂配器等樂理;樂器方面,鋼琴師從劉育和,二胡、嗩吶等中國民族樂器則師從陳振鐸趙春峰[3]

1959年,劉文金就讀大學三年級時創作鋼琴伴奏的二胡獨奏曲《豫北敘事曲》,次年又創作《三門峽暢想曲》,引起中國國樂圈內反響,兩首曲子皆被列入高等音樂學府的二胡教材。[3]1961年,劉文金大學畢業[4],隨後加入中央民族樂團,專職國樂創作,其主要作品包含板胡獨奏曲《邊寨之夜》、二胡齊奏曲《騎馬挎槍走天下》、嗩吶獨奏曲《二八板》、根據琵琶古曲改編的民族管弦樂曲《十面埋伏》、民族管弦樂曲《難忘的潑水節》、《音樂會序曲》、二胡協奏曲《長城隨想[5]、民族管弦樂曲二胡與樂隊《秋韻》、竹笛與樂隊《鷹之戀》等,其中二胡協奏曲《長城隨想》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外都具有很大影響,也被改編成國樂合奏曲。[3]

1993年,《豫北敘事曲》被評為「二十世紀華人音樂經典」[2]。1989年9月,香港中樂團推出以「從劉天華到劉文金」為標題的音樂會[2]。2001年,劉受聘為南韓中央大學教授[6]。2013年6月27日晚上10時,劉文金因病於北京逝世[1]

Remove ads

作品

劉文金主要的作品為二胡相關作品,二胡獨奏曲《豫北敘事曲》、《三門峽暢想曲》、協奏曲《長城隨想》三曲被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長劉錫金譽為「經典中的經典」[7]。其國樂合奏作品則有根據琵琶古曲改編的《十面埋伏》、《難忘的潑水節》、《音樂會序曲》、《劍魂》、《太行印象》等[3],協奏曲包括協奏曲《虹》、琵琶協奏曲《東方劍魂》、柳琴協奏曲《酒歌》等[7]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