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加拉巴沙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加拉巴沙威map
Remove ads

加拉巴沙威馬來語Kelapa Sawit,簡稱「沙威」,俗稱二十六哩)是位於馬來西亞柔佛州古來縣北部的一個小鎮,古來-亞依淡路行經於此。沙威毗鄰萬宜花園、沙威工業區及二十五哩油棕園,而鎮上主要分為新村區、霸王村區、街上區、新沙威區、偉都花園、鸿昇花园Taman Palma百利花园Taman Sawit Indah等。該鎮人口約一萬人,並以客家河婆籍貫的華人為主。

快速預覽 加拉巴沙威 沙威, 國家 ...
Remove ads

歷史

20世紀初,即約1910年時期,士乃河流域一帶,有不少客家人從廣東潮州揭陽河婆陸續到來定居並開墾種植,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士乃成為柔佛最重要的商業鄉鎮,也是農業產品的集散地。當時,農民把收成的農作物由陸地,水路用舢板或小型羅里運到士乃碼頭,然後再轉運至新山市新加坡。這時,加拉巴沙威一帶卻仍是荒蠻一片,僅有零星的人家散居著。加拉巴沙威後來客家人,尤其是河婆人的聚居地。

第一批從士乃遷入加拉巴沙威的河婆客家人共13戶人家,他們大約在1937年左右搬到24碑,即離士乃北上九英里的附近落戶。據說,其中一位黃俊南先賢,較後則搬到26碑處,今國油油站對面開闢土地。後來,越來越多的移民陸續遷入該地,在24碑至26碑一帶開芭,主要從事種植黃梨和甘蜜等農作物,其中尤以河婆客家人為多。就這樣,24碑逐漸形成一個小鎮,商業活動活躍。[來源請求]

早在新村建立以前,26碑其實名為「長安村」。「加拉巴沙威」之名則起於1949年緊急法令新村設立之時。

1948年6月,英國殖民地政府為了對付馬來亞共產黨,宣布全國進入緊急法令戒嚴狀態以切斷馬共支持者與馬共游擊隊之間的聯繫。24碑至26碑一帶的居民被迫遷入新建的村落內居住。這個新建的村落設有一間警察局,一間華文小學,一小型診所及民眾會堂等。新村周圍用有刺的鐵絲網圍起來,村前,村後各設有一個出口,讓村民在宵禁令期間開放的時段出入,夜間巡邏幾乎是新村發展的基本模式,村民的活動受到極大的限制。[來源請求]

該新村之所以命名為加拉巴沙威是因為附近有間油棕廠,而油棕在馬來語中稱為「Kelapa Sawit」音譯而來。

Remove ads

經濟活動

早期,加拉巴沙威以盛產胡椒聞名全國,據了解當時65%的村民以種植胡椒為生。1982年中期,農業銷售局宣布徵收胡椒出口稅後,人們便開始轉種其他農作物如可可,油棕和蔬菜。因此,胡椒種植業轉盛為衰而沒落。[來源請求]

而今,加拉巴沙威的經濟活動已不限於農業,它已發展為工商農各行業盛行,新村格局和人情民俗仍保存相當好的小鎮。[來源請求]

人口

目前,加拉巴沙威人口約兩萬人,其中華裔占95%並以客家河婆人為主。因此居民不分籍貫,都以河婆話溝通。

四大姓氏

張、蔡、劉、黃是加拉巴沙威的四大姓氏。各姓氏後裔因本身的血緣關係而雨後春筍般在本村成立本身的宗親會。各姓氏團體的成立,主要是為了加強本身宗親間的聯誼,敦睦宗親關係,為沙威居民謀求福利,發展文化教育,為社會公益作出一定的貢獻。[來源請求]

教育

加拉巴沙威居民向來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早在緊急法令實施前,加拉巴沙威方圓5英里內便已有了啟華、大同、中山、育青、育英、中南、漢僑一校及漢僑二校共8間華文學校的成立。[來源請求]

1949年,由於新村成立,四周居民被集中在加拉巴沙威新村,以上8間學校亦被迫解散,在原大同學校的校地上合併成一間學校,並取名為四維,沿用至今,即現在的四維華小。[來源請求]

宗教

宗教行善,助人的教義是居民的精神寄託,洪仙大帝廟是加拉巴沙威最有代表性的一個神廟組織,其設立了四維幼稚園,擁有一棟兩層樓共八間課室的教學建築物及一座禮堂。此外,沙威基督教堂也不遺餘力開辦了博愛幼稚園為新村的幼兒提供了基本的啟蒙教育,是宗教團體為居民所作的貢獻。


洪仙宮事紀

更多資訊 年份, 事紀 ...
Remove ads

文藝

沙威文藝活動眾多,其中《沙威藝起來》使當地出現了許多壁畫,同時也帶動了當地的旅遊業。

沙威藝起來2014

《沙威藝起來》原為籌備國慶日活動,只邀請數名畫家在牆壁上作畫,當時只畫了幾幅以菜農主題的壁畫。這舉動引起了村民對畫壁畫的興趣,並在畫家鄭凱聰的指導下,當地村民自動自發作畫,最後創作了30餘幅壁畫。壁畫完成之後,吸引許多遊客慕名而來拍照,逛逛新村周圍,並品嘗當地客家美食。[2]

沙威藝起來2015

加拉巴沙威社團政黨聯合會主辦於2015年8月30及31日舉辦《2015沙威藝起來》活動,而活動日期正好是馬來西亞國慶日。本活動結合藝術、道地美食與文化活動,還加入壁畫創作、改造及再造比賽,以為當地壁畫特色注入全新生命力。而其他活動節目包括美術作品義展、歌舞表演、書藝展覽、書法比賽、專題分享會、創意市集、古早童玩、道地美食攤位、街頭故事演說、街頭彈唱、動漫角色扮演及高樁舞獅表演等。[3]

不要錢市集

而當地還曾在2016年新年期間舉辦《不要錢市集》活動,供公眾隨性前來交換物品,並不限制其交換次數。 其中物物交換的物品多為二手物品,如書本、漫畫、洋娃娃、衣服、鞋子、吊墜、手錶、手機、電器與手提電腦等等。[4]

舞動沙威鬧元宵

加拉巴沙威洪山大帝廟也於2016年元宵節當天在沙威老街舉辦《舞動沙威》元宵特別活動,並設在洪仙大帝廟前的舞台。[5]

參見

參考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