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加彭噝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加彭噝蝰(Bitis gabonica),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噝蝰屬毒蛇,其種加詞「gabonica」意為「加彭的」。主要分布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熱帶雨林地區,它是世界上毒性最強的蛇類動物之一,擁有世界上最長的毒牙,毒液的產量亦遠遠勝過其他毒蛇。
Remove ads
特徵

全長120~150厘米,最大可達205厘米(2.05米;81英吋)。體型粗,體重沉。加彭噝蝰非洲大陸最重毒蛇的紀錄保持者(也是毒牙最長的毒蛇)[1],一條183厘米長度的個體曾有過11Kg的重量記載。體色以淡黑褐色為主,眼肌底部有黑色圖案。擁有複雜而鮮艷的斑紋排列,根據這些特徵,它能靠其身上的圖案完好的躲藏在配合其身體顏色的落葉之下,以「守株待兔」。
頭呈三角形,毒牙長。之前所述記載的183厘米的個體,它的毒牙長達5厘米。與蝮蛇不同的是,它沒有頰窩:[2]
總長度 | 174 厘米 |
頭部寬度 | 12 厘米 |
周長 | 37 厘米 |
重量(空腹時) | 8.5 公斤 |
分布情況

主要分布在以下國家:幾內亞、加納、多哥、奈及利亞、喀麥隆、剛果民主共和國、中非共和國、蘇丹共和國南部、烏干達、肯亞、坦尚尼亞東部、尚比亞、馬拉威、辛巴威東部、莫三比克及南非夸祖魯納塔爾省東北部。
毒性
主要成分為出血毒,對於人類的致死量是60毫克,每次排毒量平均350毫克,如果被其咬傷且無及時治療,就沒有生還的希望。
生態
加彭噝蝰為食肉性動物,但主食也以小型哺乳類動物、小型鳥類動物等恆溫動物為主,也吃蟾蜍等兩棲動物。也食小型羚羊與豪豬。
繁殖形式為卵胎生,每兩三年繁殖一次,每次能產8-60頭幼蛇。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