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勒門列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勒門列島,又名四嶼列島,是位於粵東南澳島東南方3.9公里至8.4公里處海域的群島,由烏嶼、平嶼、赤嶼、白頸嶼四個島嶼和眾多礁石組成,面積0.126平方公里,是廣東南澳候鳥省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域[1],有「候鳥天堂」「海鳥王國」之稱。
歷史
「勒門列島」的得名相傳與宋帝昺有關。宋朝末年,元兵南下,丞相陸秀夫等護宋少帝退至南澳島,傳說元兵欲進攻上島,南澳島周圍的幾個小島有如神助般逐漸向南澳島靠攏,形成數條水道,如同一個個門戶,阻擋進攻船隻。後人就將這些島嶼稱為「勒門列島」[2]。
勒門列島因地形陡峭、暗礁密布,人跡罕至,加上附近水熱充足,非常有利於鳥類棲息與繁殖[3],夏季曾有上萬隻候鳥群居此地[4],1990年1月,勒門列島一帶劃入廣東南澳候鳥省級自然保護區之後,經過多年植被補植改造、生態修復,已成為岩鷺、褐翅燕鷗、粉紅燕鷗、黑枕燕鷗、黑叉尾海燕、大鳳頭燕鷗等多種珍稀海候鳥的聚居地。其中面積僅有0.04平方公里的赤嶼島,於每年6月至9月,每日數以萬計的鳥類盤旋雲集,在此休憩生息,又被稱為「鳥島」。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