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包頭地鐵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包頭地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的軌道交通系統,從屬於呼包鄂軌道交通[1],目前處於停工後規劃階段,包括地鐵輕軌和路面電車。包頭市地鐵和輕軌線網遠景規劃由6條地鐵路線和2條輕軌路線組成,其中地鐵路線總長182.5公里,設車站125座,其中轉乘車站18座。2016至2022年曾規劃建設1號線和2號線(一期),後因財政原因停工。此外還有包頭石拐區路面電車已經於2017年開過工可評審會。[2]包頭石拐區路面電車全長16.98公里,設站15座,投資26億元。[3]
規劃歷史
2012年,包頭完成《包頭市都市軌道運輸建設規劃》、《包頭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包頭市都市軌道運輸線網規劃》3個規劃的編制,呼和浩特規劃局建議呼和浩特都市軌道運輸與包頭、鄂爾多斯等周邊城市的軌道交通聯繫。[1]2016年8月21日,《包頭軌道交通第一期建設規劃(2016~2022年)》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批[4][5],是全國最後一個通過其審批的地鐵線網計畫。其內容包含1號線、2號線(一期)2條路線,全長約42.25公里,可研估算總投資約為316億元。2016年1月起,包頭地鐵集團從國家開發銀行已獲得18億元國家專項建設基金用於地鐵計畫資本金。並輔以PPP模式,由政府和社會資本共同出資,組建計畫公司,再加上銀行貸款的形式籌措資金。2016年12月29日,《包頭市軌道交通1號線、2號線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得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批覆,包頭地鐵計畫正式立項,其中所用列車類型從《建設規劃》的B型車改為A型車,是全國首個在可研階段調整車型的例子。[6]2017年3月10日,包頭地鐵初步設計通過專家評審。
Remove ads
2017年5月21日,包頭地鐵計畫開工建設[7]。2017年8月10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中央代表團團長俞正聲率中央代表團一分團來到包頭看望群眾,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8]期間俞正聲轉達中央意見:「包頭地鐵建設所需資金達300多億元,投資額較大,與包頭市財政收入不匹配」,建議地鐵停工,節省資金用於支持企業發展。包頭地鐵隨即於8月初被包頭市政府停工。[9]其後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總結認為包頭建設包頭地鐵是「經濟數據不實、盲目過度舉債搞建設」。[10]2020年,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重新提到加快包頭地鐵建設。[11]2021年,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稱包頭地鐵暫不符合國家相關審批立項政策。[12]
規劃路線
根據《包頭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和《包頭市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2012-2020)》以及《包頭市石拐區路面電車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結合包頭市「一市兩城多片區」、「帶狀組團」的城市空間結構,包頭市確定軌道交通線網由9條路線構成,其中地鐵形成三橫三縱格局,總規模182.5km,共設車站125座,其中轉乘站18座,停車場5處,機廠4處,綜合維修基地2處。6條路線基本將城區主幹道全部覆蓋,建成後將有效改善包頭市的公共運輸環境。其中1號線、2號線一期為近期(2016至2022年)規劃路線,3號線和4號線是遠期規劃路線,2號線二期、5號線、6號線及支線為遠景規劃路線。輕軌規劃通過輕軌將石拐區、土右旗納入包頭市都市軌道運輸線網調整規劃,將城市功能外延,帶動輔城區迅速發展。路面電車規劃全長16.98公里,設站15座,於2017年開過可研評審會。[13] [14][15]
根據2016年8月21日國家發改委批覆的《第一期建設規劃》及2016年12月29日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批覆的《可研報告》,第一期建設規劃包含1號線、2號線一期2條路線,全長約42.25公里。1號線工程為東西線,自包鋼至二里半機場站,連接了包頭鋼鐵、包頭東站和二里半機場,路線長約27.8公里,設站22座,採用最高時速80KM的6輛編組A型車;2號線一期工程為南北線,自新賢城至沼潭南站,連接了新賢城站和包頭站,在阿爾丁廣場與1號線轉乘,路線長約14.3公里,設站11座,採用最高時速80KM的6輛編組A型車。總投資為305.52億元,其中資本金占40%。
地鐵設施
包頭地鐵控制中心是包頭市六條地鐵規劃路線的核心樞紐,將對全線列車運轉、電力供應、車站設備運轉、防災報警、環境監控、票務管理及乘客服務等地鐵營運全程進行調度、指揮和監控。據了解,六條地鐵路線共用一個控制中心,有利於滿足軌道交通資源統一配置、統一管理、資訊共享、方便營運指揮的要求。
包頭地鐵控制中心選址新都市區建華路東側、建設路南側,經二十三路西側,緯十二北側。計畫東臨天福廣場,西側與包商銀行及科技展覽館隔街相望,南側為富力城,北側有地鐵1、3號線轉乘站會展中心站,地理位置優越。
計畫主要功能設置以「六大中心」為主:路線控制中心(OCC)、線網指揮中心(NCC)、線網制票及清分中心(ACC)、應急指揮中心(ETC)、資訊編播中心(PCC)、管廊控制中心。除此之外,還設有城市突發應急指揮中心、抗震減災指揮中心。
包頭控制中心計畫占地面積4.6萬平方公尺,容積率為2.6,建築密度40%,規劃建築面積約12萬平方公尺,預計2019年8月底完工。[16]
Remove ads
包頭市地鐵1號線、2號線(一期)沿線綜合管廊工程是包頭市重點工程,由包頭市地下綜合管廊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建設,工程全長37.3km,一號線25.3公里,2號線(一期)12公里,總投資約54.5億元。根據規劃條件採用1~3 艙斷面形式,入廊管線包括給水、中水、熱力、電力、通訊等五類管線,建設周期為2017年至2020年。
2017年3月8日,包頭市地鐵沿線地下綜合管廊計畫已正式立項。作為全國管廊建設試點示範城市,結合包頭開建地鐵的利好消息,考慮到綜合管廊近遠期規劃建設時序(2016-2020)與地鐵建設時序重疊,具備同步建設的條件,根據國家相關政策要求,市政府經研究決定,在地鐵建設的同時沿線同步建設地下綜合管廊,實現包頭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與軌道交通建設統一路由、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實施。此舉不僅可以避免路面的二次開挖,還能極大降低建設成本,減少對道路交通的影響。[17]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