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包頭路31號近代建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36°4′57.3″N 120°19′16″E 包頭路31號近代建築位於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包頭路31號,建於德占時期,現為市北區不可移動文物。
歷史

包頭路31號近代建築在德占時期的1913年地籍圖中即已出現[1],可能建於1900年代末至1910年代初。1923年2月20日,德籍天主教神父賈鶴嚴(一作賈鶴岩[2])從楊公庶(可能為楊度之子楊公庶)處購得此處房產,歸教會所有,並在此居住[3]。1945年12月,天主教青島代牧區(1946年升格為青島教區)從沂州府代牧區(1937年自青島代牧區分出,1946年升格為沂州教區,即臨沂教區)租下該地產,含主樓及兩處平房,並建立分堂,即綏遠路天主堂。1948年將樓後一處平房改修為教堂。1951年1月25日合併於濟陽路天主堂[2]。1958年此處房產納入國家經租,後為民宅。1982年歸還山東省天主教教務委員會,2006年交予臨沂教區管理[3]。2006年5月20日,該建築列入第二批青島市歷史優秀建築[4]。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期間,該建築被列入青島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新發現不可移動文物[3]。該建築現已列入市北區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名單[5]。
Remove ads
建築特色
包頭路31號建築面積1199平方米,樓高2層,有閣樓,磚木結構。花崗岩蘑菇石砌基,淺色水刷牆,紅瓦坡屋頂,開有波浪形老虎窗[3]。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