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的消防救援机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加掛北京市消防救援局牌子,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的消防救援機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與北京市人民政府雙重領導,承擔北京市內的火災撲救、搶險救援、消防監督等職責。至2020年底,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下轄18個消防救援支隊,有193個消防救援站、1177輛消防車,萬人擁有消防員4.6人[1]。
Remove ads
歷史沿革
1902年5月(清朝光緒二十八年四月),內城工巡總局內始設消防巡捕隊[2]:464。同月,京師警務學堂附設消防科以訓練消防隊兵,學員畢業後組成消防隊[3]:1074。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在京師設消防公所,由內外城巡警總廳管理。至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消防公所消防分遣所8處,總員額達500人[2]:474。
1913年(民國二年)2月,京師警察廳設置消防處,下設6個消防分隊和4個消防分遣所,共計698人。6個消防分隊設在故宮文華殿、西安門內大街、正陽門外甘井胡同、宣武門外梁家園、西四牌樓廣濟寺和東安門外燈市口,4個消防分遣所設在地安門內東高房、崇文門外東柳樹井、西直門內新街口和東四牌樓寶泉局[2]:465。
1928年(民國十七年)6月,京師警察廳改為北平特別市公安局,消防處改為消防股。消防股下設消防隊,管轄6個消防分隊和1個汽車隊,共計461人。經過1929年、1930年、1933年數次改組縮編,至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消防隊管轄4個消防分隊、4個分遣隊和2個消防派出所,共314人[2]:466[3]:1256。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7月7日,七七事變爆發,日軍占領北平,北平市改為北京特別市。北京特別市公署警察局設消防隊,下設4個分隊、4個分遣所、2個消防派出所,共328人[2]:467。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日本投降,北京特別市改回北平市。國民政府北平市警察局設消防大隊,下設4個中隊、16個分隊,共337人[2]:467。
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以和平方式占領北平。2月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原國民政府北平市警察局,消防大隊隨之改為北平市公安局消防大隊(北平更名為北京後,為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大隊)[2]:467-468。接管時,消防大隊設4個中隊(分別在公安街18號、閻王廟前街9號、梁家園10號、養蜂夾道5號)、4個分隊(分別在北新橋326號、正陽門外大街天橋73號、東華門、故宮),共319人。4月,消防大隊組織機構調整,第一、第二分隊調整為第五、第六中隊,第三、第四分隊合併為第七中隊(在朝內大街299號),抽調人員組建第八中隊(在頤和園)[2]:467-468。1950年8月,新建西直門中隊。1953年,消防六中隊遷至東經路,消防七中隊遷至豬市大街[2]:494-496。
1954年12月,北京市公安局交通大隊、消防大隊合併成立北京市公安局交通消防處。1955年12月,交通消防處拆分,成立北京市公安局消防處。1965年1月15日,國防部、公安部、內務部、財政部、國家編委聯合發出《關於公安消防民警實行義務兵役制有關問題的聯合通告》,公安消防隊伍小隊長(班長)以下人員自當年5月1日起實行義務兵役制。1954年至1965年間,先後新建了翠微路、大紅門、紅廟、豐臺、酒仙橋等5個中隊,閻王廟前街中隊(二中隊)遷至花市大街,公安街中隊(一中隊)遷至府右街,養蜂夾道中隊(四中隊)遷至西單橫二條。至1965年底,北京市公安局消防處有15個消防中隊[2]:459、81輛消防車[2]:505。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爆發,消防處一度處於癱瘓狀態。1967年2月,北京市公安局實行軍事管制,消防處由軍代表接管。1968年12月,消防處改為北京市公安局軍事管制委員會消防支隊。1973年8月,消防支隊恢復為北京市公安局消防處。1973年10月15日,國務院、中央軍委印發《關於公安消防隊伍領導關係問題的通知》。按該文件精神,1975年4月,北京市公安局消防處掛牌為北京市公安局消防總隊[2]:470。1976年,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了公安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關於全國武裝民警工作會議情況的報告》,消防中隊幹部納入現役[2]:471。1966年至1976年間,先後組建了長辛店、故宮、通州、廣安門等中隊,撤銷了梁家園中隊、豬市大街中隊,西單橫二條中隊(四中隊)遷至石景山[2]:495。至1976年底,北京市公安局消防處共有17個消防中隊、103輛消防車[2]:505。
1982年6月19日,中共中央轉批公安部黨組《關於人民武裝警察管理體制問題的請示報告》,消防民警列入武警序列。1983年1月,北京市公安局消防處啟用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北京市總隊消防處名稱[2]:473。1978至1986年間,先後在遠郊縣區新建房山、密雲、朝陽、大興、平谷、懷柔、順義、延慶等8個中隊,組建首都機場、雙榆樹等中隊[2]:495。至1986年底,北京市公安局消防處共有28個消防中隊、177輛消防車[2]:505。
1986年8月,北京市公安局消防處改為北京市消防局,仍歸北京市公安局領導[4]。1988年10月,公安部發出《關於武警部隊授銜工作有關規定》,公安消防部隊實行警銜制。1989年10月,北京市消防局啟用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北京市消防總隊名稱[2]:470。1987年至1989年,先後新建門頭溝、昌平、亞運村等中隊。1989年至1990年,受1987年大興安嶺火災影響,新建上方山、八達嶺、松山、香山4個中隊。1992年,首都機場中隊改為專職隊[2]:495。至1995年底,北京市消防局有35個中隊、179輛消防車[2]:505。至2000年底,北京市消防局有48個中隊、259輛消防車[5]。
2000年,北京市消防局更名為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6]。2005年12月,北京市公安消防部隊實行「防消合一」體制,撤銷北京市公安消防總隊下轄的6個消防支隊和各區縣公安機關下轄的消防監督部門;按行政區劃,在東城區、西城區、崇文區、宣武區、朝陽區、海淀區、豐臺區、石景山區、門頭溝區、房山區、大興區、昌平區、通州區、順義區、懷柔區、平谷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清河地區組建18個消防支隊,在延慶縣、密雲縣組建2個消防大隊,統一負責防火和滅火工作[7]。至2005年底,北京市公安消防總隊總計有消防中隊(消防站)57個[8][9]。至2010年底,北京市公安消防總隊總計有消防中隊(消防站)89個、消防車輛622輛、消防官兵6553人[10]。至2015年底,北京市公安消防總隊總計有消防中隊(消防站)146個、消防官兵7370人[11]。
2018年3月,《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公布,公安消防部隊全部退出現役,成建制劃歸應急管理部,承擔滅火救援和其他應急救援工作,現役編制全部轉為行政編制。10月9日,公安消防部隊移交應急管理部交接儀式舉行[12]。機構改革後,該部更名為北京市消防總隊[13]。2019年12月31日,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正式掛牌[14],其下轄各消防救援支隊亦於同日舉行掛牌儀式[15][16][17][18]。至2020年底,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總計有消防救援站193個,消防車輛1177輛[1]。
2024年6月,各消防救援總隊、支隊、大隊加掛駐地省、市、縣三級消防救援局牌子,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加掛北京市消防救援局牌子。[19][20]
Remove ads
職責
根據《消防救援隊伍總隊及以下單位機構編制方案》,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承擔下列職責:
- 承擔城鄉綜合性消防救援工作,負責指揮調度相關災害事故救援行動,承擔重要會議、大型活動消防安全保衛工作。
- 承擔火災預防、消防監督執法以及火災事故調查處理相關工作,依法行使消防安全綜合監管職能,推動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
- 參與擬訂消防專項規劃,參與起草地方性消防法規、規章草案並監督實施。
- 負責消防救援隊伍綜合性消防救援預案編制、戰術研究和執勤備戰、訓練演練等工作。
- 負責消防救援信息化和應急通信建設,承擔綜合性消防救援行動應急通信保障工作。
- 負責消防安全宣傳教育,組織指導社會消防力量建設。
- 負責消防應急救援專業隊伍規劃、建設與調度指揮,參與組織協調動員各類社會救援力量參加救援任務。
- 負責消防救援隊伍建設與管理。
- 完成應急管理部和所在省(區、市)黨委政府交辦的相關任務。
組織機構
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機關設有16個業務處(室)和一個應急通信與車輛保障大隊,下轄22個消防救援支隊。[21]
- 滅火救援指揮部
- 指揮中心
- 作戰訓練處
- 特種災害救援處
- 信息通信處
- 政治部
- 機關黨委(組織教育處)
- 人事處
- 隊務處
- 辦公室
- 紀檢督察室(巡視工作辦公室)
- 審計室
- 防火監督處(重點保衛處)
- 法制與社會消防工作處
- 火調技術處
- 新聞宣傳處(全媒體工作中心)
- 後勤裝備處
- 財務處
- 應急通信與車輛勤務大隊

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下轄的22個消防救援支隊,包含16個市轄區消防救援支隊、設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天安門地區、清河地區的3個消防救援支隊以及特勤、軌道交通、訓練與戰勤保障3個支隊。
- 東城區消防救援支隊
- 西城區消防救援支隊
- 朝陽區消防救援支隊
- 海淀區消防救援支隊
- 豐臺區消防救援支隊
- 石景山區消防救援支隊
- 門頭溝區消防救援支隊
- 房山區消防救援支隊
- 大興區消防救援支隊
- 通州區消防救援支隊
- 順義區消防救援支隊
- 昌平區消防救援支隊
- 懷柔區消防救援支隊
- 平谷區消防救援支隊
- 密雲區消防救援支隊
- 延慶區消防救援支隊
-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消防救援支隊
- 天安門地區消防救援支隊
- 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清河支隊
- 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特勤支隊
- 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軌道交通支隊
- 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訓練與戰勤保障支隊
救援力量
至2020年底,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下轄193個消防救援站,城市建成區平均每個消防救援站責任區面積為10.6平方千米[1],城六區消防站到場平均用時9.4分鐘[22]。
-
北京市海淀區雙榆樹消防救援站
-
北京市海淀區科源小型消防救援站
至2020年底,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共有1177輛執勤消防車。有98個消防救援站配備城市主戰消防車、中重型水罐泡沫消防車、多功能搶險救援車、舉高類消防車各一輛[1]。
-
北新橋消防救援站的大力霸王龍泡沫消防車(Spartan底盤)
-
北新橋消防救援站的徐工YT22/K2雲梯消防車(奔馳AXOR1829底盤)
-
左家莊消防救援站的盧森寶亞AT3城市主戰消防車(奔馳底盤)
-
左家莊消防救援站的中卓時代泡沫消防車(斯堪尼亞P420底盤)
-
地壇消防救援站的大力霸王龍泡沫消防車(Spartan底盤)
-
地壇消防救援站的中卓時代城市主戰消防車(斯堪尼亞P310底盤)
根據《消防救援隊伍總隊及以下單位機構編制方案的通知》,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為一類總隊,編制總額7363名,其中幹部2494名、消防員4869名。至2020年底,北京市、區兩級政府另有政府合同制專職消防員3798人[1],與「國家隊」消防員混編執勤[23]。
中國救援隊是應急管理部所屬擔負國際災害應急救援任務的重型救援隊伍,由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應急總醫院的人員組成[24]。中國救援隊的搜救隊員主要從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特勤支隊高米店站抽調[25]。
歷任領導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