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北京育英學校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全日制12年一体公办学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北京育英學校,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萬壽路西街,是集小學、初中、高中為一體的全日制公辦學校。[1][2]
簡介
1946年6月26日,蔣介石下令進攻中原解放區,全面內戰爆發。中共中央所辦的延安洛杉磯托兒所跟隨中共中央離開延安,幾經輾轉來到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附近的蘇家坨村。離開延安時,洛杉磯托兒所共有近100名兒童。經過一年半遷徙,連中班的兒童也到了該上小學的年齡。中共中央書記處決定創辦一所寄宿制學校。[3][4]
1948年11月,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下東峪村成立「中共中央直屬機關供給部育英學校」。該校是在中共中央辦公廳供給部原有的一所小學的基礎上擴展建成,學生包括附近中央直屬機關及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所屬各單位全體在職人員的學齡子女,不分父母資格和職務一律平等,住校生活。1948年11月21日舉行開學典禮,「中共中央直屬機關供給部育英學校」正式成立。為紀念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來每年的校慶日定為11月7日。育英的校名取自《孟子·盡心章》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5][3]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後,中共中央辦公廳隨即派幹部參與北平的接收工作。育英學校副校長孫統一也隨團來北平,負責為育英學校勘定校址。孫統一看中了萬壽路西面的一片舊軍營,這裡鄰近中共中央書記處和中央警衛團,可保證安全。孫統一所選校址經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楊尚昆批准。1949年4月22日,育英學校離開下東峪村,遷往北平。1949年4月23日,育英學校車隊抵達北平駐地。中共中央書記處決定改組育英學校領導班子,學校更名為「中共中央直屬機關育英小學」,並且成立校董會。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楊尚昆任名譽校長,曾三、傅連暲、鄧典桃、李伯釗、劉建勛、李一純等人為校董委員,學校的日常工作由中直黨委辦公室負責。育英小學的第一任校長是劉建勛。1950年,黨組織調來韓作黎等教師,育英小學由此結束了一年兩次的招生制度,改成秋季始業。[6]
育英學校的校址在日本占領時期是小學,中國國民黨統治時期是軍營。原來雜草叢生,多有壕溝碉堡暗堡,滿地子彈殼。上級派來的解放軍部隊把子彈頭挑撿之後,全校師生便配合工人整理校園,填平了交通溝,深埋了暗堡。為了教育學生,學校特意留下一個碉堡,並在碉堡上蓋了個亭子,象徵和平反對戰爭。[7]從1949年底籌備,請蘇聯工程師帶蘇聯海軍學校圖紙來北京,1950年初動工,到1953年陸續建成教學區和辦公樓,以及校門、圍牆、學生宿舍、活動室、閱覽室、禮堂、風雨操場等,校園占地180畝。1995年拆除原有校園,另建新校舍。[8]
1956年,該校改稱「北京育英小學」,劃歸北京市海淀區教育局管轄。此時韓作黎被任命為北京市教育局副局長,後任局長兼黨組書記。新入學條件是革命遺孤、烈士子女,或者父母雙方出國無人照顧的孩子。改制後,讓子女繼續上寄宿制學校的較高花費對子女多的幹部甚至最高級別幹部都是個負擔。而且從1955年9月1日新學年開始,新生報到時需繳學費,學費由課本費、學雜費組成,如繼續寄宿還要增加伙食費、住宿費等相關費用。所以許多學生不再寄宿,其中包括劉少奇之子劉丁丁(劉允真)、陸定一之女陸瑞兒(陸瑞君)。[9]
1958年,學校增設了中學部,學校更名為「北京育英學校」。1964年,中學部分離出去成為如今的北京市育英中學(此後和本校成為兩所獨立的學校),本校更名為「北京育英小學」。1970年,本校再次設立中學部,並恢復校名「北京育英學校」。1980年代,中共中央主席胡耀邦親筆題寫校名「北京育英學校」。[9]
毛澤東的兩個女兒李敏、李訥都曾在本校學習。1952年「六一」國際兒童節前,毛澤東的女兒李訥將父親的題詞「好好學習,好好學習」帶到了學校。[10][11]1953年,周恩來幾次派秘書到該校了解情況,並告誡學生:「要艱苦樸素,不要特殊化。」[7]1954年12月24日,劉少奇為本校題詞:「你們教育質量的好壞,現在固然可以看出一些。但真正要看出來,還在10年、15年以後。也就是要看你們教育出來的學生,到社會上的表現如何。如果表現好,群眾擁護歡迎,那就是你們的教育質量好。你們要經常注意,不要叫人家10年、20年以後來清算你們的教育思想。」[12]


現在本校集小學、初中、高中一體。2005年被授予首批「海淀區高中示範校」稱號。育英學校與北京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高等院校分別合作。此外先後在北京市大興區、密雲區、延慶區建立分校。2016年初,北京市海淀區教委將海淀區永定路中學、海淀區西翠路小學併入育英學校。此後本校形成「育英學校萬壽路校區」、「育英學校紫金長安校區」、「育英學校航天校區」、「育英學校西翠路校區」一校四址和育英大興、密雲、延慶分校三個分校的辦學規模。[1]
2015年,北京育英學校校史館正式落成。[13]
Remove ads
歷任領導
- 校長
- 劉建勛(1948年11月—1950年)[14]
- 韓作黎(1950年—1956年)[7]
- 康秀悅(1956年—1964年)[15]
- ?(1964年—?)
- ?(?—?)
- ?(?—1984年)
- 曹輔成(1984年—1990年)[16]
- ……
- 申珍明(?—?)[17]
- ……
- 馬君義(?—2010年)[18]
- 嚴華(2010年—2011年)[19]
- 於會祥(2011年—)
- 黨總支書記
- 李一純(1948年11月—1950年,黨支部書記)
- 孫統一(1950年—1953年,黨支部書記)
- 韓作黎(1953年—1956年,黨支部書記)
- 康秀悅(1956年—1964年,黨支部書記)
……
- 嚴華(2010年—)[20]
知名校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